国家发行的钞票是如何到老百姓手中的

2024-05-09 13:33

1. 国家发行的钞票是如何到老百姓手中的

但是这样交换存在着繁琐,而且有特定性,后来,人们逐渐用贝壳等物品作为介质,比如买一头羊需要10个贝壳,一头牛12个,用贝壳计算商品价值,也就是最初的用货币计算商品价值。
但是,也不是人人都觉得贝壳有用,这就需要国家的强制力了。在国家形成后,国家利用国家信用和国家强制力,使得贝壳作为货币职能得到法律化--用贝壳可以买到东西,这是国家规定的,由国家担保。
那时候的贝壳就是现在货币的前身。
1,最初货币的流入,是国家强制力来决定的。比如最早,当国家拿着贝壳找你购买东西时,你不愿意,国家依靠其强制力,强迫用贝壳买走你东西,并告诉你,这个贝壳,在这个国家,你也可以买东西。于是你用贝壳去买别人东西,别人当然也不愿意啦,这时候,国家依靠其强制力,要求另一个人也必须接受贝壳换物品。久而久之,贝壳可以换取商品深入人心,而大家在用贝壳和商品交换中,也渐渐感觉这样交易比原来的方式更加方便,也就接受了这种方式。当然,这是最初的一种方式,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都知道用货币来作为商品流通介质是非常方便的,也就普遍开了。
2,现在货币流入市场,如何流入呢?第一种,和国家间交易,由国家提供货币,商人提供商品,如基础建设等,这样,国家用货币来换取商品,而商人得到货币,当然这个货币是国家依靠其信用和强制力来保证的。第二种,当货币从商品流通中,不断由国家流入社会时,社会中的货币交流也会越来越多,这时候就形成了一种货币流通,进而带动经济发展。
可以这么说,货币由国家发行,然后通过商品交易(也就是国家与民间经济)流入社会,进而在社会中循环。
还有一种,就是在国家,政府任职的职员,其所服务的是国家,因此,国家也会给予其相应的报酬,而国家本身不具备商品生产和交换功能,因此,国家也会用货币作为报酬,然后由其雇员带入社会中。
也就是说,货币由国家进入社会的方式包括:国家-商人-社会(商品贸易),国家-国家雇员-社会(报酬)
钞票作为货币实体化的东西,一般贸易中,大额交易使用钞票并不方便,多数采取银行结算方式,当然,这本身已经包含大家所说的“钱”在里面,比如国家和商人交易,商人提供货物,国家不一定会直接提供实体钞票,而是在银行给商人一笔货币数据,由银行结算给商人,当然,商人可以用它在银行里继续做结算,也可以将其变成钞票取出,而国家给予雇员报酬也可以是两种方式的一种,但是无论怎样,货币数据和钞票可以等值兑换,这也是由国家保证的。
理由很简单:在国际贸易中,最初的国与国贸易,对方并不一定采纳对方货币,一般都会以比较稀有的黄金,白银等作为货币介质,但是,黄金白银毕竟有限,对于越来越大的国际贸易,金银已经不能承担介质功能,因此,各国在结算时,往往采取国际货币结算方式,比如A国商人在B国购买商品,B国获得A国货币,当B国购买A国商品时,就可以用A国货币来结算,当然这一结算是两国银行间结算。后来,一些大国在国际上具有足够影响了和信用,其货币也可以作为国际货币或者区域货币来进行贸易结算。
前面月长石也说了,货币发行是国家依据其强制力和国家信用来的,货币的发行,除了和金银储备有关外,还和国家经济有关,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商品流通。当国内有100块钱货物流通时,国家如果发行100块钱货币,则是正好,如果只发行80块钱,那还有20块钱商品无法通过货币来流通,造成通货紧缩,钱更加值钱,但是有20块钱商品无法流通,不利于商品流通发展,而发行120块钱,会导致20块钱无法购买到商品,货币贬值,造成通货膨胀。

国家发行的钞票是如何到老百姓手中的

2. 国家发行的钞票是如何到老百姓手中的

但是这样交换存在着繁琐,而且有特定性,后来,人们逐渐用贝壳等物品作为介质,比如买一头羊需要10个贝壳,一头牛12个,用贝壳计算商品价值,也就是最初的用货币计算商品价值。
但是,也不是人人都觉得贝壳有用,这就需要国家的强制力了。在国家形成后,国家利用国家信用和国家强制力,使得贝壳作为货币职能得到法律化--用贝壳可以买到东西,这是国家规定的,由国家担保。
那时候的贝壳就是现在货币的前身。
1,最初货币的流入,是国家强制力来决定的。比如最早,当国家拿着贝壳找你购买东西时,你不愿意,国家依靠其强制力,强迫用贝壳买走你东西,并告诉你,这个贝壳,在这个国家,你也可以买东西。于是你用贝壳去买别人东西,别人当然也不愿意啦,这时候,国家依靠其强制力,要求另一个人也必须接受贝壳换物品。久而久之,贝壳可以换取商品深入人心,而大家在用贝壳和商品交换中,也渐渐感觉这样交易比原来的方式更加方便,也就接受了这种方式。当然,这是最初的一种方式,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都知道用货币来作为商品流通介质是非常方便的,也就普遍开了。
2,现在货币流入市场,如何流入呢?第一种,和国家间交易,由国家提供货币,商人提供商品,如基础建设等,这样,国家用货币来换取商品,而商人得到货币,当然这个货币是国家依靠其信用和强制力来保证的。第二种,当货币从商品流通中,不断由国家流入社会时,社会中的货币交流也会越来越多,这时候就形成了一种货币流通,进而带动经济发展。
可以这么说,货币由国家发行,然后通过商品交易(也就是国家与民间经济)流入社会,进而在社会中循环。
还有一种,就是在国家,政府任职的职员,其所服务的是国家,因此,国家也会给予其相应的报酬,而国家本身不具备商品生产和交换功能,因此,国家也会用货币作为报酬,然后由其雇员带入社会中。
也就是说,货币由国家进入社会的方式包括:国家-商人-社会(商品贸易),国家-国家雇员-社会(报酬)
钞票作为货币实体化的东西,一般贸易中,大额交易使用钞票并不方便,多数采取银行结算方式,当然,这本身已经包含大家所说的“钱”在里面,比如国家和商人交易,商人提供货物,国家不一定会直接提供实体钞票,而是在银行给商人一笔货币数据,由银行结算给商人,当然,商人可以用它在银行里继续做结算,也可以将其变成钞票取出,而国家给予雇员报酬也可以是两种方式的一种,但是无论怎样,货币数据和钞票可以等值兑换,这也是由国家保证的。
理由很简单:在国际贸易中,最初的国与国贸易,对方并不一定采纳对方货币,一般都会以比较稀有的黄金,白银等作为货币介质,但是,黄金白银毕竟有限,对于越来越大的国际贸易,金银已经不能承担介质功能,因此,各国在结算时,往往采取国际货币结算方式,比如A国商人在B国购买商品,B国获得A国货币,当B国购买A国商品时,就可以用A国货币来结算,当然这一结算是两国银行间结算。后来,一些大国在国际上具有足够影响了和信用,其货币也可以作为国际货币或者区域货币来进行贸易结算。
前面月长石也说了,货币发行是国家依据其强制力和国家信用来的,货币的发行,除了和金银储备有关外,还和国家经济有关,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商品流通。当国内有100块钱货物流通时,国家如果发行100块钱货币,则是正好,如果只发行80块钱,那还有20块钱商品无法通过货币来流通,造成通货紧缩,钱更加值钱,但是有20块钱商品无法流通,不利于商品流通发展,而发行120块钱,会导致20块钱无法购买到商品,货币贬值,造成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