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佛寺心生欢喜,皆是过去生有甚深善根

2024-05-05 07:47

1. 一进佛寺心生欢喜,皆是过去生有甚深善根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这回玉佛寺打禅七,真是因缘殊胜,各方信心男女居士们这样踊跃地来参加,种下这一成佛的正因,可说是稀有难得。
  释迦牟尼佛说《妙法莲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人生在世数十年的光阴,不知不觉地过了。在这当中,有钱的人,或贪酒色财气;无钱的人,为了衣食住行而劳碌奔波,很少有清闲自在的时刻,真是苦不堪言。
  但是这种人,偶一走到佛寺里,见此寂静庄严的梵刹,心生欢喜,或见佛菩萨形象而随口声称佛名者,或心生清静而起感慨,称赞如来吉祥而生稀有者,这都是过去生中有甚深善根,由此皆得成佛。
  因为人们平时眼中见到的风花雪月,耳中听到的歌舞欢声,口里贪著的珍馐美味等,而引起惑染思想。这惑染思想是散乱心,是生死心,是虚妄心。
  今天能够在塔庙中,称一声佛号,这是觉悟心,是清净心,是成佛的菩提种子。佛者,梵语佛陀,华言觉者。觉者,觉而不迷,自性清静,即是有觉悟心。我们今天不为名利而来,也是觉悟力的作用。但是有许多恐是闻其打禅七之名,而不知其打禅七之义,以一种稀奇心而来看热闹的,这不是上上心。现在既到此地,如人到了宝山,不可空手而回,须发一无上的道心,好好地坐一枝香,种一成佛的正因,将来大家成佛。
   
  昔日释迦牟尼佛有一弟子,名须跋陀罗尊者,家里贫穷孤独,无所依靠,心怀愁闷,要随佛出家。一日至世尊处,刚巧是世尊外出,诸大弟子为之观察往昔因缘,八万劫中,未种善根,乃不收留,叫他回去。
  此时须跋尊者苦闷已极,行至城边,忖思业障如此深重,不如撞死为好。正要寻死,不料世尊到来,问其所以,须跋尊者一一答之,世尊遂收为徒弟,回至其所,七日之中证阿罗汉。
  诸大弟子,不解其故,请问世尊,世尊曰:「你们只知八万劫中之事,八万劫外,他曾种善根,他那时亦很贫穷,采樵为活,一日在山中遇虎,无所投避,急忙爬于树上。虎见他上树,就围绕而啮树。树欲断了,他心中甚急,无人救援,忽而思惟大觉佛陀,有慈悲力,能救诸苦,乃口称‘南无佛,快来救我’。虎闻南无佛声,乃远避之,未伤其命,由此种下正因佛种,今日成熟,故证果位。」诸大弟子闻此语已,心怀喜悦,叹未曾有。
  你我今天遇此胜缘,能来此坐一枝净香,则善业已超过多倍,千万勿为儿戏,若为热闹而来,那就错过机会了。
   

一进佛寺心生欢喜,皆是过去生有甚深善根

2. 觉知每一念(净慧老和尚)

我们在打禅七的时候,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保持自我的清醒和觉知,让当下这一念能够清明地呈现在每一个当下。行香的时候,每迈出一步,自己知道,还是不知道?每一步,是不是脚踏实地?每起一心动一念,清楚还是不清楚?
  
 如果我们动十个念头,有五个念头能够清醒地觉察到,另外的五个念头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那就说明自己专注的力度还不够。如果打坐的时候,不在这个地方用功夫,每一念都滑过去了,每一念在想什么根本不知道,那还怎么用功夫呢,用一万年还是那个样子,绝对不会有进步。
  
 清楚地觉知每一个起心动念,这就是我们平常在祖师的语录、禅宗的书籍上面所看到的当下一念。禅宗的功夫,一定是要落实在当下一念上。我们学习佛法,学习打坐,总想求玄求妙,总想佛菩萨加持,其实,所有的玄妙都在这当下这一念上。
  
 我们仔细地体会,当下这一念,可能具有无穷无尽的灾难,也可能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无穷无尽的灾难从当下这一念开始,无穷无尽的智慧也还是从当下这一念开始。人生的幸福快乐、忧悲苦恼都从当下这一念开始。真正的快乐在哪里?清醒地掌握、觉知了当下这一念,并且使之保持下去,幸福、快乐就在其中,佛国就在其中,西方极乐世界也在其中。
  
 当下这一念要说玄,是玄之又玄;要说简单,是简之又简,就看我们自己怎么用心。
  
 行香的时候,不要放过自己的念头;从禅堂走到斋堂,也不要放过自己的念头。堂内堂外都是道场,都是禅堂。吃饭的时候,清楚地觉知到我们的牙齿和蔬菜、米粒接触的滋味是什么,和那些热的、凉的食物接触的滋味是什么。这一切都不要放过,都要清楚地觉知。
  
  知道是什么,并不等于去分别,去执著,去计较,仅仅就是知道而已,知道了就行了,不要再起第二念,这是一种直觉。 如果起了第二念,那就是在打妄想,不起第二念,就不是打妄想,区别极为微妙,只是觉知就行了,只要看住它就行了。
  
 我们的六根接触六尘,同样念念要觉知,不起分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体接触冷暖涩滑,意根接触种种法尘。我们只是去接触它,不要起分别,看到听到尝到就行了。不管是人是物,看见了人不要分别他是张三,还是李四,保持根尘接触的当下那一瞬间的状态就可以了。
  
 根尘接触的当下那一瞬间的那种状态,也就是根与尘那种初的状态,没有加意念,没有加分别,一加上分别了,就成了打妄想,接着而来的,就会有烦恼了。
  
 因为一分别,就产生了感受,苦的、乐的、不苦不乐的,有了感受就会有取舍,有取舍就有执著,有执著就有烦恼。 让觉知自己当下这一念,运用在任何境界上,都不被境界所转化。这是用功的一个玄之又玄,简之又简的法门。 能够把握这个法门了,就很简单,把握不住,这个当下一念,不可捉摸,所以就会觉得它很玄。
  
 实际上,当下这一念是现现成成的,不用去捉摸它,一捉摸就是第二念,就不是当下这一念。所以说,要经过一个比较长期的训练,才有可能运用这个方法,才有可能保持这种心态。
  
 打禅七,就是一种专门的训练。训练我们的心态,训练我们的觉知,训练我们时时刻刻不要向外,不要让这个意念走远了,就在当下,关注当下,安住当下。......
  
 真正自觉地训练,就会有收获,如果还是听之任之,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枉然,因为在念佛号的时候,你的心念和佛号并不在一个点上,有口无心。有口无心,心就不在当下,就不是一种清醒地觉知,要有口也有心,而最重要的是要有心,那就是安住在当下。一心不乱是要专注了以后才可能有的一种结果。
  
 时间像电光石火一样,说打七,三天过去了,再不抓紧,把第四天一过,一个七就算完了。当然,我们也不要紧张,不要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还是要轻松愉快,自在安详。因为保持一种清醒的觉知,不是从紧张的状态下能够出现的一种境界,也不是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会出现的一种境界,一定是在非常安详和谐,看破放下,自由自在的氛围当中才会出现清醒的觉知。
  
 不管是年老的人,还是年轻的人,都要放松,彻底地放松,不要紧张,不要有恐惧。从前我们有个说法,叫痛念生死,这词提一提就可以了,不要把它老是压在心头。老压在心头有一种恐惧感,精神过分地紧张。精神太紧张了,就无法进入禅定,无法进入禅修,也无法保持一种高度清明的觉知状态。
  
 也不要总是想我这几十年了做了很多错事,现在要忏悔,背着一个大包袱放不下,心念也无法安住下来,清醒地觉知也不可能出现。 要放下,不管是做了多少功德,还是有多少过失,都要放下,都不能让它成为自己前进的包袱。 成为包袱了,会把我们压垮,撑不起腰来,清明地觉知也就不会出现。
  
 所以 我们要学会放松,身心都放松,保持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 放松了以后,禅的喜悦就会出现,精神上智慧的火花就会绽放。

3. 六祖曰: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当年释迦牟尼看到了世间的的死老病死的苦,而出家修行为大家寻找解脱之道,最终在菩提树下而悟道成佛,说: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分别而不能证得。
  
 六祖曰: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达摩祖师说:本性是心,心即是性,性即此同诸佛心。前佛后佛只传此心,除此心外,无佛可得。颠倒众生不知自心是佛,向外驰求,终日忙忙,念佛礼佛,佛在何处?不应作如是等见,但知自心,心外更无别佛。
  
  
          
  
          
  
         
  
           
  
        

六祖曰: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4. 积善开示:万缘放下,深参念佛是谁

念佛是谁怎么参?
答:这是禅宗。其实总体来说,都一个问题:念头是谁?本念是谁?这个“谁”就是分别心,找到了,就分开了。
参透念佛是谁有什么用?
答:念佛是谁一般人是无法参“透”的。参是一个认识佛性的过程。
认识佛性有什么用?
答:有利于提升瑜伽功力,更容易入定。
入定有什么用?
答:利于成佛。因定发慧。
成佛有什么用?
答:获得更加完整的生命体验。一般人喜欢长寿,佛是无量寿,因此成佛更好。
佛是无量寿,为什么佛祖示现涅槃了?
答:示现涅槃时,佛的肉身死了,法身还在。
肉身都死了,要法身有什么用?
答:肉身陋劣的时候,对于法身神通具足的人,还不如舍弃,比如房子破旧的时候,对于发财的人,还不如换个新房子。
如何证悟法身?
答:有很多法门,现在来说,中土有八大宗派。
我念佛,为什么我没有证悟法身?
答:念佛本愿不是希望今生证悟,而是期盼阿弥陀佛前来接引。
为什么要阿弥陀佛接引?
答:因为人临终时病苦交加,神志不清,佛以神通力带你走则很清醒,佛又以神通力带你去极乐世界学佛,生生世世不用愁了。
我想生生世世不用愁,又不想学佛,怎么办?
答:这不现实,想要解脱轮回,需要依靠佛菩萨,需要学佛,需要求生净土。
有的佛教徒也很贫穷,为什么佛不保佑?
答:想要富贵首先本人确有此愿,再配合佛的指导才能发财。穷人不一定都想发财。
佛已经示现涅槃了,如何指导人发财?
答:佛会暗中安排。
我想发财,为什么佛还没安排好?
答:因为你的因缘还不具足,实在想发财,不要等佛安排,自己努力打拼即可。
发财都不靠佛,还何必信佛?
答:信佛是个名号而已,没有何必不何必的问题,有些佛教徒,不仅不靠佛,还为佛法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