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姆《刀锋》的一些思考

2024-05-10 02:57

1. 关于毛姆《刀锋》的一些思考

《刀锋》这本书其实很久以前就读完了,当时看的散漫,跟着莱雷走过理想之旅之后也没有再多加思考,接着昨天做图书推荐的一点劲头,保留一下此刻的想法。
  
 为了介绍书中我认为比较主要的三个人物:莱雷、伊莎贝尔和艾略特,我重新复习了很多段落。下面就是最后的感想,在写完之后我有去豆瓣上找其他人的读书笔记,可能想法不太一样。
  
 
                                          
 
  
  
 莱雷:
  
 关于莱雷这个人物角色,他一直是处于一个混沌的中间地带,活在现实,追寻信仰,围绕他的争论一直都有一个点,就是他到底算不算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这个问题我觉得一直很微妙。
  
 从现实生存的角度看,他消极、不求上进、不考虑生活的实际需求,一直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幻想>现实,其实活在当下,看起来是有点荒谬的这么一个人;
  
 但他其实是很令人羡慕的,他的全身心都在受自己的思想牵制,也只受制于自己的思想。每次说到他的精神领域的时候,我脑海中都会很自然的浮现出一个双目静止、面夹微笑,一脸虔诚的向着光明的一个邪教式的信徒角色。我也说不好为什么,他的信仰实际上是没有一个定论的,只是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追寻探索自己到底应该想要什么样的光。有点迷茫,但仅仅的迷茫又被强大的热情盖过,从作者多次形容过的眼神里,你会发现看不透他,也正因为看不透他,所以他眼里的信仰的光芒给我一种强大到害怕的程度。有一种现实即将要被虚无吞噬的恐慌感。
  
 这股力量很危险很危险,但我始终还是会为他那股超脱的空洞所征服。他有主见,他大胆,他激情,他能够自觉屏蔽掉现实的危机,肆无忌惮地去寻找内心的声音。他能够勤奋地追寻人生哲学,敢于尝试生活的多面性,吃得起苦,比如挖煤、当水手;遭遇挫折时,他会从实际生活中换个角度去挖掘理想;在和伊莎贝尔结婚的问题上,从短期看来,他的放手不负责任;但从长远来说,他选择解绑,这股深爱之后的洒脱也是常人无法直视的。
  
 他有时候给我的感觉还有点像像《骆驼祥子》中前期的祥子,而他们的区别只在于眼里的那团火焰有没有熄灭。他两最后相悖的结局,刚刚好又回到了缠绕千古的信仰与现实的争端问题,最后的区别只在于到底是谁征服了谁。
  
 
  
  
 伊莎贝尔:
  
 就是一个完全的现实主义者,这里的现实并不是贬义词,甚至来说,我很喜欢她。喜欢她直白追求的态度;分别时候的从容;告别之后的大度。并且从性格上说,她开朗、她可爱、她善良、目标明确,有修养,很坦然的去面对生活的悲喜,她将家事料理的也是很有条理。她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可以被人去讨厌的点。唯一可能遭到少数人诟病的点大概只有她与莱雷分手以后果断选择了格雷吧。但这一点,我必须要说:其实这是加深我好感的一点!
  
 她,伊莎贝尔,是个精致的现实主义者。明白利弊,权衡当下,做出了最适合自己的抉择。懂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勇敢的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很难想象这样追逐的方式,有些功利,但也并不是完全功利。她最后的归宿是格雷,并不是其他任何人。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那我觉得就没有任何问题。
  
 艾略特:
  
 传统的守旧主义者,对于他的所作所为我觉得无非就是逃避现实多了点,但我并不认为他携带贬义。随着时代潮流的改变,他慢慢的被新的社交圈子所遗弃,他不肯被融合,所以固执的用频繁参与社交来麻痹自己,并且人生的所有追求只是渴望与社交一同度此一生。我的确有点心疼,他这种到最后临死还要社交的行为。看似荒唐,悲剧其实是必然,莱雷和伊莎贝尔以及周边人的生长方式始终就是一个旁敲侧击的警醒,告诉艾略特,你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要在执迷不悟了。
  
 但其实就艾略特这个人而言,毕竟我们不是生在那个年代的人,他受到的教育,他以为的荣光,他追逐的方向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不好评判,我们不知道他如果选择接受同化会失去的是什么,接受现实他是不是就会像失了线的风筝,这就像代沟吧,我们总是会用批评的口吻去嘲笑老一辈人眼里的世界,不屑着去否认着他们的固执。但这也许这就是他们誓死捍卫的那一点尊严,我们可以不认同,但起码得尊重是要给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一点小空间去实现自己以为的价值,如果他不伤天害理,如果我们没法矫正,如果他还能得到快乐,那我们就不要用所谓的先进的想法去要求一个过去的人。同样是守护,守护过去和守护未来本身也没法预料正确的百分比,如果做了,还觉得圆满,那就够了。
  
 我觉得莱雷和伊莎贝尔都是新思想领袖型的人物,刚好是社会两个极端的代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但他们都用平和的心态,很敢地追求自己的内心,把想要的生活过到极致。艾略特至少也很充实,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对于艾略特来说,逃避的自我保护在现实斗争的大流中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救赎?
  
 总而言之,我觉得这本书,很哲理很开放,作者把人生的过法人生的极致都展示给你看,道理也跟你讲清,至于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什么更适合当做自己的过法,选择权,那就只交给你一个人了。
  
  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活生生的个体,有着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和心底的自我救赎。

关于毛姆《刀锋》的一些思考

2. 意义的追寻——读毛姆《刀锋》

过了20岁之后,日子过得飞快,尤其年过25,像被小皮鞭抽打着似的,没有一日安宁。
  
  
 回忆上学的时候,有一门老师让每个人列出想要实现的10个愿望,现在回想,当时的愿望基本都因为在人生重要的路口走岔而再难实现。被生活推着走已是常态,回首过去,太多事与愿违。有时一觉醒来睁开眼,会傻傻地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儿?”
  
 这两年,工作、感情、家庭的状况都不甚理想,我常常陷入痛苦而无药可解的困境,总是觉得自己无论做何事都毫无意义。加上岁月不饶人,整日焦躁且惶惶然。
  
 战争改变了《刀锋》的主人公拉里。他陷入了迷茫,他想知道生命究竟是什么。拉里离开美国,从巴黎开始,在世界各地追寻生命的意义。他仿佛什么都不想要——不想赚钱、不想工作、不想结婚、不想交际。无名利挂碍,无世俗欲望束缚,过得既随性又洒脱。外部的一起都无法造成他的痛苦。他不因为住的简陋痛苦,不因为无依无靠痛苦,不因为无法进入上层社会痛苦。他有太多需要去求得答案的疑惑,没有精力分心给身外之物。
  
 我大概知道我痛苦的根源是什么了。我有时候是艾略特,认不清自己,执着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有时候是伊莎贝尔,幻想着过上轻松富有的贵妇生活。你知道的,这些永远没法满足我——物质没办法填补心灵的空白。
  
 毛姆用拉里来告诉打开这本书的人们,还有另一种活法:不随波逐流、真实地感受自我,专注的追寻生命的意义。
  
 不随波逐流也许困难,证道也许像过刀锋般艰辛。但如果认真生活,用每分每秒去体悟生命的意义,我想,无论外部环境条件如何,都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快乐。

3. 再读毛姆《刀锋》:这本书对青年人意义几何?

一把刀的锋刃是不容易越过的; 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奥义书》 
                                          
 《刀锋》这本书,在我迄今三年多的大学生活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每当我迷茫了、不解了,就看看这本书,看看当初受启发而写下的只言片语,就会感到一股力量。
  
 有些书是适合一辈子读的,它会在你人生的不同阶段唤起你不同的感受。正因了这些不断重现的时刻,我们得以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不至于失掉前进的光。
  
 我渴望能像拉里·达雷尔那样潇洒自如地踏上四处求索的旅程,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能够得到如此奢侈的自由。拉里的所谓自由,是抛弃未婚妻,抛弃家庭的承诺,乃至抛弃整个世俗社会的准则。
  
 说实话,我在没有完成自己的一些承诺之前,绝不会选择拉里的那种方式。
  
 那么,读这本书,再冷眼旁观主人公的这段令旁人匪夷所思的旅程,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01 意义是深层次而长久的  
  
 我个人觉得,细细品味这本书,其间意义是深层次而长久的。而且很有可能这本书的普适性会让我们吃惊——形形色色的人都能在其中的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多或少。
  
 对于我自己来说,为求职奔走、为未来拼杀、为青春嗟叹,这是我当下生活的主旋律。但是有时候也会感到孤立无援,拉里算是给我立了一个标杆,他明明选择了一条比我还困难的路,他遭遇的质疑、打击难道会比我少吗?
  
 其次,最初拉里是因为亲眼目睹战友的死去而对人生意义产生怀疑。他最初大量读书、四处游历、甚至甘愿去挖煤做苦工的时候,其实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究竟在追寻着什么,书中这样描述他那时的状态——
  
  “这孩子的灵魂好像隐隐约约在追求这什么,只是我不清楚,那究竟是某种未成型的念头,还是某种朦胧的情怀?这份追求让他整个人不得安宁,迫使他去寻找,却又不知该去哪儿寻找。” 
  
 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拉里十分主动,他选择直面这种迷惑,并采取行动,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自己的行动会带来答案,但是他还是去做了。
  
 这可能恰恰是现在的我所缺乏的,徒有彷徨,不知行动,难道答案会自己找上门吗?
  
 不容忽视的一点是,虽然他的行为我暂时无法追随,但无妨我把这个理想当做一个高高在上的供奉。
  
 康德说人是自由的,但也要受到某种因果律的约束。康德接着宣称,人只有在确信自己奉行着内心的道德准则而去行动时,他的行动才是真正自由的。
  
 所以即便有些东西我暂时无法触摸,但“心向往之”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可能超乎我自己的想象的。
  
 《刀锋》没有向谁宣扬什么,它只是讲了几个人的故事,这几个人各有各的人生­­——沉迷于上流社交场的艾略特,想及时行乐的伊莎贝尔,最终走上自我毁灭的索菲,陷入与上帝的抗争的考斯第,循规蹈矩地追求世俗成功的格雷……
  
 我们只要知道,原来人生还有很多不同的活法,原来只要狠一下心,去跳脱出原本生活的藩篱,外面还有这样一个也令人悲极了哭、也令人乐极了笑的世界,那就够了。
  
 正如毛姆在书的最后所说——“我忽然恍悟,尽管丝毫没有意思要这样做,我不多不少恰恰写了一部以‘成功’为题材的小说,因为书中和我有关的人物无不如愿以偿。”
                                          
   02 人物的结局  
  
 因为时间相隔得有点久,小说的有些细节记得不是特别清楚了,所以次要人物的结局只好简单点一下,主要的还是聊聊主人公拉里·达雷尔的结局。
  
 艾略特最后孤独地死去,一辈子在社交场上如鱼得水,看似广交天下知己,但最后的葬礼却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但毕竟在晚年他给教堂和慈善投了大把的钱,除了最后艾德娜没有为他这个过气的交际花准备宴会请帖让他生了一阵子闷气,他这一生以他的角度来看,也不算失败。
  
 格雷和伊莎贝尔两夫妇因为艾略特舅舅留下的遗产,以及拉里的瑜伽修道之术让格雷的头痛神奇好转,最后安然度过了金融危机,他们两人也就继续过着小资生活,没有太多波澜,但也丰衣足食。虽然物质、庸俗、市侩注定将他们的人生包围,但谁又不能说平凡即是福呢?
  
 而两位让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准确地说是妓女),索菲获得了她的死(被歹人杀害,且死状凄惨),心满意足挥别这个残酷的生的世界,去另一个世界同丈夫和儿子重逢;苏珊则完成了从情妇到画家的华丽转变,活成了她梦想中的样子。
  
 回到主人公这儿。拉里认为,人类能够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自我的完善。这让我想起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的一层就是自我实现。
  
 那么拉里是不是这个意思?如果简单就这么接受了,没有深思,我觉得肯定会误解他的意思。
  
 拉里最后彻悟后,没有选择隐居修道(这通常是中国古人的做法),而是回到了美国社会生活,当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出租车司机,只是因为这个职业能够带他走遍美国的广袤国土、见识人间更多的冷暖情仇——他“爱这个世界的万物,并非是因为它们自身的缘故,而是为了寓于它们当中的无限”。
  
 我用自己的话总结为——“入世即遁世”。
  
 所以他在实现“自我的完善”之后,其实是回到了现实生活的,他希望籍此优势而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就算没有人在这种势单力薄的影响下获得与他一样的“彻悟”,那也不必苛求。
  
 我们所珍视的这个世界上的德行是否也许只能跟邪恶相伴共生?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当我们断定某件事情是不可避免时,我们所能做到的似乎也只有尽力而为,然后随遇而安了。
                                          
   03 几点小困惑的探讨  
  
 当然,在第一次读完之后,我也产生了一些疑问,并与朋友进行了交流。
  
 比如,在拉里游历世界,与伊莎贝尔等人重逢后,用一种瑜伽修道之术医治了格雷的头痛。这样一种东方神秘精神力量的演示,是只要深入了自己的灵魂,就能够通天,从而获得特异功能吗?
  
 在此之前,虽然毛姆也花费大篇幅讲了哲学,并且借助醉酒的考斯第(谁也不知道他是真醉还是假醉)之口大谈神秘主义,但没有出现如此灵异、脱离人类基本认知的场景描述。
  
 时隔一年重读之后,我总算对这个疑惑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
  
 现实中究竟有什么这样神奇的秘术,我们不得而知。但毛姆着力渲染了拉里的这种能力,我只能理解为这是毛姆试图去外显主人公的蜕变——主人公从游历、修道中获得的思想蜕变,也是让故事能够按照他设计的方向进行下去,似乎也冥冥中注定了拉里的结局。
  
 世界上所有的哲学,都指出了一件事实:探索终极意义有两种方式,或是向内深究人的灵魂,或是向外探索无限的宇宙。
  
 最后的“天人合一”,是一种极难达到的境界。 很有可能,拉里·达雷尔已经做到了。 
  
 所谓的“疑问”还有,毛姆为什么要安排拉里拥有每年三千美元的固定收入,他不是要追求单纯的精神生活吗?
  
 这件事也在书中的不同阶段谈到过。私以为,最初的时候,拉里并不确定自己究竟想寻找的是什么,所以三千美元顶多是个陪护,让他能够心无旁骛地阅读、游历,而不用担心吃饭、睡觉(当然,也有钱花光饿肚子的时候)。作为对比,梭罗也不是完全自食其力的。
  
 当然,在小说的最后,在拉里“彻悟”后,他散尽家财,只凭赤手空拳、以及前所未有充盈的头脑,便只身闯天下。到达这样的阶段,金钱已经成为一种纯粹的工具,或者更极端了说,简直是一种累赘。
                                          
   04 最后的最后  
  
 2018年9月23日,中秋节的前一天,我完成《刀锋》的重读。那晚,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在这层层迷雾的阻隔中,我籍由《刀锋》愈真切地看见了自己的灵魂,我的内心也就愈痛苦、愈无助。但不可否认的是,偶然邂逅到的,即便只是奋力突破进来的一丝丝光,终归还是美好灿烂的。即便这美好灿烂转瞬即逝,我也稳稳地保有了那份微小而确实的幸福。
  
 感谢《刀锋》,感谢毛姆,感谢我自己。
  
 写于2018年底。

再读毛姆《刀锋》:这本书对青年人意义几何?

4. 初读毛姆的《刀锋》疑问

从昨天开始看毛姆的《刀锋》,也算吸引人,特别是书中的拉里,他的发展,吸引着读者的眼球与好奇心,跟着作者的文脉一直往前走。
  
 目前看了三分之二,一直在想,本来是写众生形象的一部书,为何把书名叫“刀锋”?看到这个名字,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平时用的刀,刀锋言外之意,很锋利,很厉害的意思。用这个刀锋,比喻书中的哪个人呢,拉里吗,这个见首不见尾的神龙?还是艾略特,这个上流社会的外交家,行走的社会活动家?
  
 亦或是其他哪个人物,或者压根就非特指,而是战乱中的人民,在战争后及后方所表现的种种。还有股票市场,也是经济的波动,如格雷公司的破产。
  
 再回过头看书的开头:“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艰难。”——《迦托.奥义书》。
  
 一把刀有两个面,我们这些生活在尘世中的俗人只是停留在刀的一个面上,而要到达另一面(即所谓得救之道),就必须越过刀锋。
  
 但是刀锋是如此锐利,寻常人难以越过。为何难以越过?因为在越过刀锋之时,刀锋将斩断你与尘世间的一切联系,而我们这些俗人是不舍得斩断的。
  
  
 书中的拉里自小父母双亡,斩断了亲情;他抛下未婚妻伊莎贝拉,斩断了爱情;他放弃父母的遗产,斩断了财富。
  
  
 用拉里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不急躁,对人随和,慈悲为怀,丢掉一个我字”。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去追求真理,追求人存在于世的意义。而生活在红尘俗世中的我们,又有几个能丢掉一个我字呢?正所谓,世人都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看来自己读第一遍,并没有完全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只感到自己也想做拉里一样的人。
  
 四处游历,寻求人生的真理。不怕吃苦,就怕走不出自己的局限,不知世间的艰辛。

5. 如何评价毛姆的作品《刀锋》与毛姆本人?

评价如下:
《刀锋》在写作技巧和思想艺术上都达到很高造诣。此书中文版译者周煦良先生在译序里提到“这是一部杰作,出版后不但受到广大读者欢迎,而且受到弗吉妮亚·伍尔芙夫人那个严峻的批评家的称许”。
超脱的拉里寄托着毛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思考。在毛姆晚年的心灵告白中,可以看到毛姆觉得战争不只是冷酷,而是一种对欺骗的提示:它打碎了“人们曾经以为是真实的一切”。
使人们“从梦幻中醒来,开始反思到底真与假、善与恶之间有没有距离”。同时,毛姆也认为,战争是人类自我中心过于膨胀的结果。
规避战争的方法,除去种种现实因素,在心灵之中首先是摈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强烈观念和意识,而应该达到“无我”的境界,在精神与宇宙的和谐相融、交流无阻中体味生命的无限。
毛姆以拉里这个不朽的文学形象,表达了对人之本质的认识:心灵中存在无数的欲念,是欲念构成了人们实践的动力。而拯救人,首先需还心灵以平静。
《刀锋》实际上以一种现实主义的面貌,表达了与表现主义相似的人生荒谬本质论。尽管毛姆并没有采用直接走入内心、诉诸神秘直觉的方法。《刀锋》在小说内涵上采用的是一种反讽,是让意义在自我矛盾的相会中被抵消摧毁。

《刀锋》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44年。
小说写一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军队中,拉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人平时是那样一个生龙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在一次遭遇战中,因为救拉里而中弹牺牲。
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拉里开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转变。
《刀锋》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价值,还在于它是一部具有浓厚哲学意蕴的小说,一部关于终极价值的书。毛姆将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凝聚于这部作品中,书中有他自己的心路历程的影子。小说表达的主题是对人生意义和自我存在意义的追寻。

如何评价毛姆的作品《刀锋》与毛姆本人?

6. 毛姆的《刀锋》

之前看了两本毛姆的书,虽然看的不深,但是早已被他的笔力惊到。在他的笔下,每一个人物都是这么的鲜明,在人物的心理掌握上,笔锋更加凌厉。
  
 《刀锋》是毛姆后期的作品,风格一如既往得犀利,让人心惊又舍不得。
  
 拉里应该算是作者内心追求的一个映射,是每一个精神追求者的完美代表。多少人希望自己能够像拉里一样,不顾一切去追求自己心中的光明,追寻那个答案。只是受困于生活的泥潭,放不下的背负最终碌碌无为。
  
 而艾略特的生活又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他世故圆滑,了解每个人的心思却依旧保持他的绅士态度,不管是出于保持颜面还是其他热心肠的原因,他都将所有的事情处理得极为妥帖。
  
 ……
  
 每一个角色都让人爱恨不得,每一个情节都顺势发展,自然而然地发生,让人不得不感叹。
  
 我不懂如何写小说,但是我也知道,能将小说写的这么流畅自然,不单单是作者有充足的笔力,更是有丰富的人生阅历。

7. 毛姆《刀锋》

毛姆最后说,我关注的所有人物都各得其所而善终。
  
 埃里奥特在社交界声名显赫;伊利贝尔以自身的财富资源在高贵的社交圈里有了稳国的地位;格雷重返职场,享受朝九晚六的职场生活,且前途及财富不可估量。苏珊娜·鲁维耶动荡的生活有了善终,归宿尽如人意;索菲用死亡找到了解脱;而拉里获得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快乐。不管那些自恃清高者如何倨傲地求全责备,于我们这些普通民众而言,其内心都喜欢那些皆大欢喜的故事。如此说来,我写的结局说到底不算尽善尽美,但也不至于太糟糕。
  
 喜欢毛姆的腔调,有一种一无所惧的洒脱。好像在说:好吧,先生们,女士们,我的故事讲完了,我觉得还好,喜不喜欢由你们了。不过怎么说呢?一个故事而已。它不算平淡,也不够刺激;它不够深刻,也不算肤浅;那些人物不高尚,也不卑劣,人生的选择而已,如果他不曾伤害他人,那便自得圆满。故事中描摹了芸芸众生中的一些人的生活状态,喜欢这样的描述。

毛姆《刀锋》

8. 毛姆的《刀锋》

       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
  
                                                           ——迦陀奥义书
  
        迦陀,是主人公最后的魂灵归依处。
  
 
  
  
        据说这本书的主人公拉里以及艾略特身上都反映着毛姆的一些性格的特点,比如对于人性的探索,对宗教的追问,对善恶的吹毛求疵,对情欲和爱情的怀疑,对风俗的喜爱和尊重,以及对贪生怕死的悲悯等等,所以一般都把刀锋定位为毛姆的代表作。
  
 当然,也有很多人说,主人公拉里的原型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我查了一下他的生平,嗯,生平大致也挺像的,包括一些人生经历孤身一人的生活。但是牵涉到哲学宗教与信仰,就不得而知了。
  
 不管究竟是不是有原型,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肯定有社会人的方方面面都会体现在里面,这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毛姆这种娓娓道来的冷静剖析,对号的话就会对上某些特征的。
  
        毛姆一贯对于人物描写细致,这本书也一样,刚开始我还以为艾洛特是主人公,最早出场。他把艾略特的对社交的狂热渴求描写的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同时比较市侩势力吧,但是他对家庭还是很看重的对家人照顾的很好,对他认为的朋友们也是面面俱到的。
  
 对于主人公拉里来说,这是个受过战争创伤的人,因为被战友的死所刺激,改变了人生改变了他的性格,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成长为一生都在探索人生的意义的一个哲学家。他一生与世无争,但明显是一个意志非常坚定的人,拿定了主意就不顾世俗的一些风言风语,执着地走自己的路。
  
 他的女友伊莎贝尔在几年等待后,等不到拉里回归正常的生活回归正常的社会规范,终于放弃了等待,选择了格雷。
  
 不管她是虚荣呀也好,拜金呀也罢,我觉得追求个人的生活也无可厚非。伊莎贝尔和格雷总归是社会的常态,也不应该受到谴责。
  
 性格不同走的路不一致,冷暖自知的男女走开了大家各走各的道呗。而且书里拉里对伊莎贝尔的感情,实际上并不知道有多少是属于爱情的成分,也许只是习惯的陪伴。
  
 其它人物诸如苏珊,索菲,都个性鲜明,不容混淆。对这些人物描写都觉得很喜欢。
  
 结局算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吧,各得其所,自得其乐。前文也提到,牵涉到宗教与哲学,对于这一方面。我看到几乎都是跳着过的,太深奥了,也不愿意费那脑子去思索,只能避而远之。
  
 所以相比较而言,可能我更喜欢《月亮与六便士》的通俗易通,《面纱》的平静辛辣。但却是由衷的佩服这个主人公拉里,即便是对生活的迷茫也没有影响他找寻的执着与坚定,有了这样的执着与坚定,什么样的人生不能达到呢?
  
 
  
  
        《人性的枷锁》今年,哦,不,最后一天了,那就是明年计划读一下,毛姆的自传体小说。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