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

2024-05-19 18:17

1.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

中级会计财务管理(二):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

2.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一)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最大化目标,就是假定在投资预期收益确定的情况下,财务管理行为将朝着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利润最大化目标在实践中存在以下难以解决的问题:   
  (1)利润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税后净利润,它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2)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的资本之间的关系;   
  (3)没有考虑风险因素,高额利润的获得往往要承担过大的风险,   
  (4)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导致企业短期行为,与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相背离。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   
  在上市公司中,股东财富是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时 ,股票价格达到最高,股东财富也就达到最大。   
  与利润最大化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主要优点是:   
  (1)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通常股价会对风险作出较敏感的反应。   
  (2)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追求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同样会对股价产生重要影响。   
  (3)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的问题是:   
  (1)通常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难于应用,因为无法像上市公司一样随时准确获得公司股价。   
  (2)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特别是企业外部的因素,有些还可能是非正常因素。股价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如有的上市公司处于破产的边缘,但由于可能存在某些机会,其股票价格可能还在走高。   
  (3)它强调更多的是股东利益,而对其他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企业价值就是企业的市场价值,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反映了企业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其优点主要表现在:   
  (1)该目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   
  (2)该目标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3)该目标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   
  (4)该目标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其主要缺点则是企业价值的确定比较困难,特别是对于非上市公司。   
  (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基本思想就是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强调在企业价值增值中满足以股东为首的各利益群体的利益。  
  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2)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这一目标本身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较好地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4)体现了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

3.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有何关系?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又称企业理财目标),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的目标有多种,其中以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目标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经营目标在财务上的集中和概括,是企业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成功的前提,只有有了明确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工作才有明确的方向。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确定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於企业的总目标。

  企业的投资目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对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管理,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企业利润也历经了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利润最大化曾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在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分析中就有假定: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
  利润最大化的发展初期是在19世纪初,那时企业的特征是私人筹集,私人财产和独资形式,通过利润的最大化可以满足投资主体的要求。然而现代企业的主要特征是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企业由业主(或股东)投资,而由职业经理人来控制其经营管理。此外,还有债权人、消费者、员工以及政府和社会等,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主要是由股东出资形成的,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理所当然地,企业的发展应该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在股份制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的前提下,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则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所以股东财富又可以表现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有着积极的方面。这是因为:一是利用股票市价来计量,具有可计量性,利于期末对管理者的业绩考核; 二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股票价格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同时,也应该看到,追求财富最大化也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只有在上市公司才可以有比较清晰的价值反映,对非上市公司很难适用; 二是它要求金融市场是有效的。由于股票的分散和信息的不对称,经理人员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可能以损失股东的利益为代价作出逆向选择。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也受到了理论界的质疑。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保证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应满足各方利益关系,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深刻的内涵,其宗旨是把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位,着重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兼顾企业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企业价值,在于它能带给所有者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股权换取现金。
  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而言,企业价值最大化最主要的是把企业相关者利益主体进行糅合形成企业这个唯一的主体,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也必能增加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投资价值。但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上,由于评估的标准和方式都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股价能否做到客观和准确,直接影响到企业价值的确定。

  (四)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利益相关者是所有在公司真正拥有某种形式的投资并且处于风险之中的人,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经营者、员工、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竞争者以及国家。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使得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进而共同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对所有权的拥有是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基础,也是利益相关者权益得到应有保护的理论依据。
  在利益相关者框架下,企业是一个多边企业的结合体,它不仅仅由单纯的股东或单一的利益相关者构成,而是由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契约关系组成。也就是说,企业是使许多冲突目标在合约关系中实现均衡的结合点。对众多利益相关者专用性资源进行组合,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单个组织生产所无法达到的合作盈余和组织租金。各产权主体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向企业提供了专用性资源并承担着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都有权获得相对独立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自身利益。

  (五)社会价值最大化
  由于企业的主体是多元的,因而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为此,企业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从企业本身来考察,还必须从企业所从属的更大社会系统来进行规范。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必须与其周围的环境取得和谐,这包括与政府的关系、与员工的关系以及与社区的关系等,企业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包括解决社会就业、讲求诚信、保护消费者、支持公益事业、环境保护和搞好社区建设等。社会价值最大化就是要求企业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预期利益相关者的协调发展,形成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间的良性循环关系。
  社会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追求的基本目标,这一目标兼容了时间性、风险性和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因素,体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有何关系?

4.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经营目标在财务上的集中和概括,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综合我国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笔者认为,财务状况最优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目前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基本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利润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越接近企业目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能够促使企业讲求经济核算,改进技本,加强管理,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关心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它未考虑利润的时间价值;未考虑所获取利润和资本没入量的关系;未考虑所获利润承担风险的大小。因此,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导致企业各种短期行为,同时还会引起企业因不能科学计量风险因素,导致决策失误的不良影响。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也称企业价值最大化。即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在权衡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报酬的前提下,使企业的总价值达到最大,进而使股东财富达到最大。财富最大化不仅考虑了取得收益的时间,而且考虑了收益与风险的关系.避免了企业由于盲目追求利润而造成的行为短期化,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可以让企业更全面地经营决策。但是,在中国现有条件下,财富最大化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用性:〈一〉我国大多数企业还不是股份制企业,而且目前的股份制企业多为国家控股企业,在整个国家经济中占的比例不大,不足以代表我国企业的整体特征,也还没有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股东概念〈二〉缺乏一个能合理衡量企业股价的机制和市场。当前我国证券市场还不规范,市场非理性的投资远远超过理性投资,股价波动剧烈.较多地偏离了企业的真实价值;〈三〉由于企业投资者很少能参与企业的直接管理。当作为财务管理主体的企业与投资者目标不一致时,企业的财务管理就会倾向于企业本身,背离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四〉只强调股东财富最大化,势必与其他利益主体如债权人、政用机构、内部职工等的期望值发生矛盾。 三、每股效益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应当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资本联系起来考虑,用各股收益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目标。这种观点的缺点:一是没有考虑到目前收益和长期收益的关系;二是没有反映收益的风险。   总之,以上三种目标与我国现阶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不相适应。因此,财务状况最优化则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根据我国《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三条和《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第八十八条规定,企业总结、评价本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等。财务状况最优化是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偿债能力几个方面综合体现的。财务状况具体化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从而使财务管理活动的目标变得可以计量:可以用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金利润率来衡量企业的营利能力;可以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用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全部资金周转率等来衡量企业的营运能力;用产值增长率、利润增长率、销售增长率等指标来体现企业的发展能力。这些指标可以很容易从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中获取。将财务状况最优化作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不仅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目标和每股收益最优化目标的不足,也比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更接近我国国情,体现了财务管理活动的真正自的,而且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映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总目标。可见,将财务状况最优化作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现实性的。

5.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企业的目标联系和区别

财务管理目标和企业管理目标的关系

一、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基本含义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需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和分配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决策谋划、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等所进行的全面管理。它包括以下两个基本涵义:


1.企业管理必须由计划经济中的以生产计划为中心,转变为市场经济中的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企业目标也应由产量、产值最大化转变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经营正从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化,企业管理必须转向以价值管理为主的财务管理,树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观念,并以财务管理的目标带动其他各项管理。


2.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既是企业管理的突破口,又是企业运行的控制点,也是企业发展的落脚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和调节作用的是市场信息,而财务管理就是以市场信息为基础进行市场预测,据此提出经营方案,参与经营决策的。


二、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客观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后,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显得尤为突出。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由财务管理的地位和特性所决定的。


1.财务活动的综合性决定了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企业的经济活动分为使用价值运动和价值运动。价值运动或者资金运动是通过财务活动表现出来的,包括筹资、投资、分配等活动。企业其他经济活动属于使用价值运动。由于不同使用价值指标不能相加,因此使用价值运动不具有综合反映性。而价值指标具有可以加总的特点,可以全面反映使用价值的生产与交换过程,综合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与成果,综合监督各项经济活动的运行。


2.财务管理目标的全局性决定了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必须注重扩大收入,减少消耗,追求本金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指标,求得资产增值。而财务管理的总目标恰恰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其他各项管理目标都是为财务管理目标服务的,是围绕总目标的具体目标。


3.财务关系和财务环境的导向性决定了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关系包括企业与国家之间、企业与投资人之间、企业与债权人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等。财务环境包括法律环境、经济环境、金融环境、财务与税收环境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财务关系,适应各种环境。这些关系和环境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而其他各项管理是企业内部的事情。从财务关系和财务环境的角度讲,财务管理解决的是企业向何处去的问题,而其他管理解决的是如何去的问题。因此,财务管理对其他各项管理具有导向性。


4.财务管理职能的控制性决定了企业管理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评价。其中,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处于关键地位,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其他各项管理活动的产生、变更或消失。同时它能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经营活动施加影响,并对其他各项管理起着控制和监督的作用。


5.财务风险的制约性决定了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随着市场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这些风险在加大。企业的供应、生产、营销活动,不仅要考虑需求的变化,而且要考虑能否以较低的成本筹措所需资金,能否进行分散风险的组合投资,能否在进出口贸易中减少外汇风险。从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角度出发,企业亦应加强财务管理。


三、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现实性


1.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①产权的产生、界定和构成都建立在一定财务关系的基础之上,离不开科学的财务预测、分析和决策。②责任明确、政企分开,也要靠合理、合法、有效的财务关系来完成。③管理科学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为其他各项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并带动其他各项管理。④从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公司制的组织结构来看,股东大会及其委托机构——董事会的基本职权包括制定财务预算、计划,决定投资、利润分配方案和注册资本的增减,而其他管理的决定权下放到了董事会的委托机构——经理层,财务管理在企业中处于高层次、全局性的地位。


2.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资本经营的基本要求。企业面临市场竞争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国际竞争所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都离不开财务管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要求企业以财务管理为中心,采用恰当的资本结构,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强化资金管理,调整资金的存量、流量和周转速度,优化企业债权、债务比例,以便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本成本,实现资本增值。


3.实践证明了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强化和完善的。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后,财务管理被放在了企业管理的显著位置。实践证明,企业摆正财务管理的位置,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企业就能适应市场经济,就能发展;企业忽视财务管理或财务管理失误,企业管理就会失控,企业目标就不能实现,甚至会破产、倒闭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企业的目标联系和区别

6.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究竟是什么?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经营目标在财务上的集中和概括,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综合我国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笔者认为,财务状况最优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目前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基本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利润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越接近企业目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能够促使企业讲求经济核算,改进技本,加强管理,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关心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它未考虑利润的时间价值;未考虑所获取利润和资本没入量的关系;未考虑所获利润承担风险的大小。因此,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导致企业各种短期行为,同时还会引起企业因不能科学计量风险因素,导致决策失误的不良影响。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也称企业价值最大化。即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在权衡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报酬的前提下,使企业的总价值达到最大,进而使股东财富达到最大。财富最大化不仅考虑了取得收益的时间,而且考虑了收益与风险的关系.避免了企业由于盲目追求利润而造成的行为短期化,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可以让企业更全面地经营决策。但是,在中国现有条件下,财富最大化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用性:〈一〉我国大多数企业还不是股份制企业,而且目前的股份制企业多为国家控股企业,在整个国家经济中占的比例不大,不足以代表我国企业的整体特征,也还没有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股东概念〈二〉缺乏一个能合理衡量企业股价的机制和市场。当前我国证券市场还不规范,市场非理性的投资远远超过理性投资,股价波动剧烈.较多地偏离了企业的真实价值;〈三〉由于企业投资者很少能参与企业的直接管理。当作为财务管理主体的企业与投资者目标不一致时,企业的财务管理就会倾向于企业本身,背离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四〉只强调股东财富最大化,势必与其他利益主体如债权人、政用机构、内部职工等的期望值发生矛盾。
三、每股效益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应当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资本联系起来考虑,用各股收益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目标。这种观点的缺点:一是没有考虑到目前收益和长期收益的关系;二是没有反映收益的风险。
  总之,以上三种目标与我国现阶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不相适应。因此,财务状况最优化则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根据我国《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三条和《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第八十八条规定,企业总结、评价本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等。财务状况最优化是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偿债能力几个方面综合体现的。财务状况具体化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从而使财务管理活动的目标变得可以计量:可以用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金利润率来衡量企业的营利能力;可以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用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全部资金周转率等来衡量企业的营运能力;用产值增长率、利润增长率、销售增长率等指标来体现企业的发展能力。这些指标可以很容易从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中获取。将财务状况最优化作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不仅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目标和每股收益最优化目标的不足,也比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更接近我国国情,体现了财务管理活动的真正自的,而且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映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总目标。可见,将财务状况最优化作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现实性的。

7.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一)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最大化目标,就是假定在投资预期收益确定的情况下,财务管理行为将朝着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利润最大化目标在实践中存在以下难以解决的问题:
  (1)利润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税后净利润,它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2)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的资本之间的关系;
  (3)没有考虑风险因素,高额利润的获得往往要承担过大的风险,
  (4)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导致企业短期行为,与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相背离。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
  在上市公司中,股东财富是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时 ,股票价格达到最高,股东财富也就达到最大。
  与利润最大化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主要优点是:
  (1)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通常股价会对风险作出较敏感的反应。
  (2)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追求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同样会对股价产生重要影响。
  (3)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的问题是:
  (1)通常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难于应用,因为无法像上市公司一样随时准确获得公司股价。
  (2)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特别是企业外部的因素,有些还可能是非正常因素。股价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如有的上市公司处于破产的边缘,但由于可能存在某些机会,其股票价格可能还在走高。
  (3)它强调更多的是股东利益,而对其他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企业价值就是企业的市场价值,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反映了企业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其优点主要表现在:
  (1)该目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
  (2)该目标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3)该目标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
  (4)该目标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其主要缺点则是企业价值的确定比较困难,特别是对于非上市公司。
  (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基本思想就是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强调在企业价值增值中满足以股东为首的各利益群体的利益
  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2)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这一目标本身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较好地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4)体现了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

8. 财务管理目标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从理论上看,任何学科都需要一个统一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发展其理论和模型。任何决策只要符合目标就被认为是好的决策,不符合目标的就是差的决策。唯一的目标可以为企业理财提供一个统一的决策依据,并且保持各项决策的内在一致性。如果使用多个目标,就很难指导决策的选择,并很难保证各项决策不发生冲突。”


关于企业的财务目标的综合表达,有以下三种主要观点:

1.利润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

这种观点的缺陷是:(1)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例如,今年获利100万元和明年获利100万元,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的目标?若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就难以作出正确判断。(2)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例如,同样获得100万元利润,一个企业投入资本500万元,另一个企业投入600万元,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的目标?若不与投入的资本额联系起来,就难以作出正确判断。(3)没有考虑获取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关系。例如,同样投入500万元,本年获利100万元,一个企业获利已全部转化为现金,另一个企业获利则全部是应收账款,并可能发生坏账损失,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的目标?若不考虑风险大小,就难以作出正确判断。

2.每股盈余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应当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考察,用每股盈余(或权益资本净利率)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目标,以避免“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点。

这种观点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仍然没有考虑每股盈余取得的时间性。(2)仍然没有考虑每股盈余的风险性。

3.股东财富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目标。这也是本书采纳的观点。

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增加财富,如果企业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他们就不会为企业提供资金。没有了权益资金,企业也就不存在了。因此,企业要为股东创造价值。

股东财富可以用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来衡量。股东财富的增加可以用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与股东投资资本的差额来衡量,它被称为“权益的市场增加值”。权益的市场增加值是使企业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有时财务目标被表述为股价最大化。在股东投资资本不变的情况下,股价上升可以反映股东财富的增加,股价下跌可以反映股东财富的减损。股价的升降,代表了投资大众对公司股权价值的客观评价。它以每股的价格表示,反映了资本和获利之间的关系;它受预期每股盈余的影响,反映了每股盈余大小和取得的时间;它受企业风险大小的影响,可以反映每股盈余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与股东之间的交易也会影响股价,但不影响股东财富。例如分派股利时股价下跌,回购股票时股价上升等。因此,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

有时财务目标还被表述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的增加,是由于权益价值增加和债务价值增加引起的。债务价值的变动是利率变化引起的,而利率不是企业的可控因素。假设利率不变,则增加企业价值与增加权益价值具有相同意义。假设股东投资资本和利息率不变,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相同的意义。

关于财务目标的分歧之一是如何看待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包括债权人、顾客、职工、政府等。有一种意见认为,企业应当有多个目标,分别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从理论上看,任何学科都需要一个统一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发展其理论和模型。任何决策只要符合目标就被认为是好的决策,不符合目标的就是差的决策。唯一的目标可以为企业理财提供一个统一的决策依据,并且保持各项决策的内在一致性。如果使用多个目标,就很难指导决策的选择,并很难保证各项决策不发生冲突。

主张股东财富最大化,并非不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各国公司法都规定,股东权益是剩余权益,只有满足了其他方面的利益之后才会有股东的利益。企业必须交税、给职工发工资、给顾客提供他们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然后才能获得税后收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先于股东被满足,因此必须是有限度的。如果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不加限制,股东就不会有“剩余”了。除非股东确信投资会带来满意的回报,否则股东不会出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也无法实现。不可否认,股东和其他管理利益人之间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利益冲突。股东可能为自己的利益伤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可能伤害股东利益。因此,要通过立法调节他们之间的关系,保障双方的利益。企业守法经营就可以说基本满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也会有利于社会。当然,仅有法律是不够的,还需要道德规范的约束以及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