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和心理疼痛哪个更令人痛苦?

2024-05-20 19:52

1. 生理和心理疼痛哪个更令人痛苦?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应该承受的痛苦和磨难,而这个世界上的痛苦,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上的痛苦,而另一种是心理上的痛苦,那么这两种痛苦究竟哪一个才是最难熬的呢?在我看来,应该是心理上的痛苦吧,因为生理上的疼痛,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克服,这样的疼痛,对于我们的大脑和我们的思想并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伤害,我们仍然能够保持自己思想上的澄澈和头脑上的清明,但是心理上的疼痛就不一样了,它是长期的缓慢的伤害别人的过程,心理上的疼痛会让一个人无法忍受,变得麻木,甚至会变成一个行尸走肉。
在这里我举两个比较常见的例子,一个是正在分娩的妈妈,而另一个是行将就木的癌症病人,正在分娩的妈妈忍受的是生理上的痛苦,但是她的内心是充满了希望和光明的,孕育新生命的喜悦会减轻她的疼痛,让她浑身上下充满了动力,她知道停过了这个疼痛的阶段,就能够见到自己可爱的宝宝。所以生理上的疼痛对她来说,根本不值一提。然而,对于即将离世的癌症病人来说呢,即将离开人世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和痛苦,要远比病痛带给自己的折磨更多,最可怕的是这些心理上的折磨,会让自己一点一点的丧失求生的渴望,逐渐的没有了斗志,任凭病魔摧残自己,我想这个时候如果让癌症病人做出选择,只要能够挺过这样的疼痛,就能够活下来,任何癌症病人都会选择活着吧。
生理上的痛苦是短暂的,但是心理上的痛苦却是我们无法估料,不可预期的,而且长期心理上的痛苦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影响我们的健康,所以心理上的痛苦,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双倍的。

生理和心理疼痛哪个更令人痛苦?

2. 生理和心理疼痛哪个更令人痛苦?

哈哈哈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好!
  
 疼痛感是可以科学计算出来,心里痛苦与疼痛感没有可比性,只能尽量给你比较一下。
  
 首先,生理上,本人经历过最疼的之一是蛋疼。具体原因就不说了,磕磕撞撞的经历大家都有过,不小心磕到蛋更是让人直冒冷汗。
  
 当蛋被磕到那一瞬间……真是……无法言语,直接痛到失声,身体立马失去行动力,随着疼痛感从蛋往小腹上顶,人直接倒地了。
  
 缓过来需要好大一会,其中一半时间是疼痛慢慢消失,另一半时间是在仔细感受蛋有没有啥问题。
  
 除了蛋疼,还有比较硬的疼痛感。为什么说硬呢?
  
 小时候从秋千椅上面摔下来,额头着地,那一瞬间感觉把灵魂都磕出体外了,两眼直冒金星,鼻子里都是水泥地的味道,脑子来回晃荡,站不起来。
  
 缓过来以后,就是皮肤的疼痛,额头扎进去好多小石子,擦破很大一块,火辣辣的疼,一直伴随了一个多星期才逐渐不疼。
  
 以上就是我至今难忘的最疼的外伤。
  
 至于心理痛苦,也有一些经历。
  
 最典型的一个,也是科学证明过的一个,心碎。哈哈哈……
  
 心碎其实真的存在,很多人分手以后就能感受到心碎的感觉。
  
 有幸感受过一次,比较直观的感受就是,心脏绞痛,然后像坐过山车失重一样突然不知道掉哪里去了。然后整个人无力,身体向下坠,不过几秒钟之后就恢复了。
  
 心碎和蛋疼我觉得有一点可比性,从感觉上来说,蛋疼比较疼!
  
 除了心碎,还有很多心理痛苦。有情伤导致的,有压力过大导致的,还有很多心理障碍,都会导致心理痛苦的产生。
  
 最典型的应该就是抑郁症了,旁人看起来啥事没有,实际上患者内心极其纠结和痛苦。
  
 与疼痛感不同的是,很多心理痛苦无法随着时间得到缓解。
  
 这就导致痛苦的人失去理智,失去知觉,失去感觉,就像很多自残的人一样。
  
 最后的结论就是,大多数的心理痛苦时间长,难缓解,给人的伤害比生理痛苦大。
  
 所以心理痛苦应该更痛苦吧!
  
 最后想说,蛋疼是真的疼!
  
 还有,生孩子的疼痛感,希望以后有机会去医院的机器上感受一下。
  
 我个人认为,相比较生理的痛,心理的痛更令人痛苦!
  
 我自己深有体会,四十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姐姐让我临时照看我七八岁的外甥,让我形影不离,临近中午,我熬不过酷热,到前面的池塘下水洗澡,并叮嘱外甥坐在树荫下别动,自己跳进水中享受惬意,还闭眼躺在水面徜徉一会,完全忘记自己的责任。好长一会时间,忽然想起小外甥还坐在树下,可否乱跑?再抬眼望去,哪有踪影?急忙上岸跑到树下,只见他穿的小裤叉静静地躺在树荫下,人已不见,想必他趁我不注意,也学我的样子下了水……
  
 结果可想而知,小外甥溺水而亡!姐姐姐夫悲痛欲绝,那呼天抢地拚命的样子让我至今难忘,成为我心里永远的痛!外甥的死我难逃其责,我面对姐夫姐姐,一辈子都心中有愧!尽管他们从来没抱怨过我!
  
 生理的痛可以去看医生,可寻求药物治疗,也只是肌肤之痛,不久就可缓解甚至祛除,再严重一点,还可以手术,总有办法对付它!
  
 而心理的痛会伴随着一生,无法排解,史上有多少文人名士,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爱情,追求终身而不得,原因多样,最终忧郁而死的不在少数,可见心理的痛带来的杀伤力有多大!
  
 但最终生活还得继续,不能让痛苦纠缠我们一辈子,时间才是医治痛苦的良药!
  
 看程度。但也有例外的,比如牙痛是程度比较低的生理疼痛,但极其难熬,坐立不安,无法支撑,必欲除之而后快。
  
 失恋、丧亲是极其沉重的心理疼痛,但是会慢慢看开,慢慢习惯,慢慢释怀。
  
 其实,比较之下发现,绝大部分的心理疼痛都是可以通过改变认知来消除的。
  
 小鹿觉得这两者之间不能来比较。生理和心理是两个不同的层面。虽然很多人心理比生理更疼。但小鹿的观点不觉得。
  
 第一,心理上的疼。是指受到了刺激,委屈,悲痛,导致心殇。觉得心痛,和刀绞般,和针扎般。遇到越沉重的打击,痛的约甚。比如失恋,家人过世等等。
  
 第二,生理上的疼。是指受伤了,或者来例假了,或者生病了。为什么说病魔病魔,有的人被病魔折磨的想放弃自己,比如癌症,比如被火大面积烧伤等。这种生理上的疼,真的无法忍受。
  
 
  
 第三,两者之间有的时候是共存的。比如再生病的时候,没有人照顾,没有人关心。不仅仅要承受心理上的疼还要承受生理上的疼。
    
 生理和心理疼痛哪个更令人痛苦?这个问题不是在我们读书时,物理老师经常问: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
  
 我说一样痛,只不是生理的疼痛是痛在肌肤上,而心理的疼痛是痛在精神上。
  
 如果你一定要分个彼此,你可以选择型的体验一下,哈哈。
  
 反正我是怕疼痛的一个人,只想快快乐乐的,哪种疼痛我都不想要。
  
 心理。为什么说心理的痛比生理更痛呢?
  
 因为心理的痛在内,而生理通常只是痛在外。
  
 生理的痛,比如你走楼梯时不慎跌倒了,小腿跌破皮出血了,但你只是觉得自己不小心,失神了!也不会因破皮而痛哭流泪。
  
 然而,心理的痛就并非如此,一个人如果承受着心理上太大的痛楚时,那对他的打击甚至可以说“致命。”
  
 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接二连三的受挫,“婚姻亮红灯,从而影响工作时常走神而出差错,父母年老体弱多病。”。。。 。。。
  
 所有的这些都会压得一个人喘不过气,心理负担不单痛且频临崩溃。这种痛,可以说是比任何一种痛都“可怕。”这种痛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的坐着就会眼泛泪光,但更多的时候是“欲哭无泪。”
  
 痛而不言,心理的痛,会导致一个正常人感到彷徨和绝望。 情感 无处宣泄,或许会致一个人抑郁或有了此残生的念头。
  
 所以心理的痛比生理的痛更痛苦。一个人活着就算穷时也要活出穷的“洒脱。”别担负着太重心理负担,请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肉体折磨与精神折磨都不好受[流泪]我个人从"物质决定意识"这句话中受点启发。觉得生理疼痛使人更痛苦!我喜欢看《亮剑》这部电视剧,革命队伍中出现一个叛徒"朱干事"……起初他是勇敢,被捕后经不起敌人生理上折磨……背叛革命…做了叛徒…告密送情报造成队伍被鬼子偷袭…又经历了心里折磨…叛徒可耻……叛徒没有好下场……一枪击中被打死"在这里我高呼:我们应该向刘胡兰英烈学习!学习她面临敌人生理和心理折磨时视死如归的精神!"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佩服英雄,赞美英雄!英雄是不怕生理和心理疼痛!向革命英雄致敬!我不是英雄,我个人认为:生理和心理疼痛,生理疼痛更痛苦。
  
 所有的痛都有程度。
  
 被针扎了的生理疼痛肯定比分手时的心痛好忍受。
  
 骨折的生理疼痛肯定比不小心打碎了自己喜欢的玻璃杯时的心疼难忍受。
  
 两者可以互相转化,都一样的痛。小时候曾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当时觉得是心理上的痛更疼痛。如今看来没有谁比谁痛,比如深处重度抑郁的患者,和罹患胃癌的患者,一个丧失了活着的希望,一个丧失了活着的权利。
  
 身痛即心痛。心痛身体也会痛。身心是一体。心痛来自感官来自内心体验。身体的疼痛快急持续。心痛对身体伤害缓徐长久。
  
 如果要比较。只能比较哪一种对身体伤害更大。
  
 肉体上的痛永远不能和心理上的痛相提并论,生理上的痛谁都能扛,实在是不能抗的,还有麻醉药,大多数很快就能过去,而且很少会留下伤疤。
  
 心理上的痛则不然,没多少人能够帮得上实质性的忙,得一个人忍受很久很久很久才能挺过去,而且心里的那道伤疤可能一辈子都消不掉。
  
 贫穷,歧视,凌辱,对一个人的心理伤害有多大,没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懂,所以马加爵事件发生的时候,很多麻木的吃瓜群众只会谴责马加爵太残忍,晋江毒王祸害一城人的时候,很多键盘侠就义愤填膺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但是没有多少人会去反省有些去过武汉的人要刻意隐瞒旅居史。
  
 现如今疫情实肆虐,很多养尊处优的键盘侠不分青红皂白的谩骂武汉人,歧视湖北返工人员,殊不知,这种极端的行为会造就无数个像马加爵像晋江毒王一样的 社会 危险份子。
  
 所以人类要和平共处,就得学会包容。
  
 这个得看疼痛的级别吧?
  
 一般来说呢,生理上的疼痛当时特别有难受,可是过后就会忘了。但是心理上的疼痛,这种感觉一般来说不会忘的。
  
 身体上的疼痛一般来说是暂时的。但是心理上的疼痛可能会伴随你一生。但是呢,如果生理的疼痛的造成了残疾的情况下。可能这种疼痛的会造成心里的疼痛。所以说如果是,身体出现大的症状的情况下,这种疼痛的也会伴随一生的。最会导致心理疼痛。
  
 哎呀,真的希望身边所有的朋友家人,没有痛苦。

3. 疼痛的心理学因素

       疼痛的心理学因素 
         摘 要:疼痛不仅仅是由于外界刺激或机体遭受损伤而出现的客观反应,心理学因素同时主观的影响着个体的痛觉。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重点介绍注意、动机、情绪、个人经验等对于个体疼痛的影响,以期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更好的治疗疼痛。
         关键词:疼痛;注意;动机;情绪体验与疼痛的关系
         痛觉是与神经系统紧密联系的一种躯体的或内脏的感觉现象,是与生命的进化过程相伴随而形成的。
         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直至高等动物,都具有自身保护、避免环境伤害的生理本能。
         [1]疼痛,便成为机体保护本能的警觉信号。
         疼痛通常又是与不愉快的情绪和逃避行为系相联系的。
         没有人喜欢感受疼痛,所以在遇到疼痛或者意识到即将遭遇疼痛的时候会下意识的选择逃避和远离。
         疼痛是一种辨别对机体有伤害的各种刺激的感觉,它既是一种生理反应,又是一种心理体验;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疼痛经历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对特殊刺激的生理反应。
         例如,一些妇女在生产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剧烈的疼痛,同时会伴随着兴奋和高兴。
         反之,当人们处于某种焦虑中时(比如在医院手术前)甚至一丁点微弱的刺激也会感到强烈的疼痛感。
         很明显,疼痛是强烈依赖于情感和思想的知觉反应。
         痛觉是一种非常特殊而复杂的感觉,由于从刺激开始到痛觉形成的过程中,介入了多种心理因素和情感、情境的体验,致使痛的可塑性和多变性表现出来。
         [2]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认知范围内,尽管人体有各种各样的感觉,但从来没有哪种感觉会像痛觉这样明显受到心理变量和情绪色彩的影响。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心情特别好的时候,身体上的疼痛及不适似乎会大大减轻甚至自动消失,而心情低落的时候仿佛身上无处不痛。
         同时,痛觉还与注意、暗示是密切的联系着的。
         很多早期的研究辨明,当注意集中在疼痛上时,疼痛会加剧;从疼痛分心去注意其他事情则可以减轻疼痛。
         比如,运动员在激烈的竞技场合,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可以忍受剧烈损害而不感到疼痛受伤,但竞技刚刚结束,会顿时感到疼痛不已,甚至动弹不得,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更加常见的亲身经历如我们在考试进行中,对于疼痛的关注度大大降低,会减轻甚至忽略自身疼痛。
         人体的一个独特而复杂的感觉――痛觉,无不与众多的心理因素相关,受到情绪、情感、意志、暗示等心理过程的制约和影响,在脑的系统里是一个非常广泛的作用区域,而不仅仅限于一个特异的痛感觉中枢。
         如果运用神经和心理的调节手段,主动避免某些痛觉和意外致痛因素的发生,以及善于识别受教育者潜在的痛苦和负性情绪的干扰,无疑是促进教育过程顺利进行的一个积极的去向和方法。
         由于对疼痛的不同态度,不同的环境以及不同的“心理动机”,痛的感觉也大不相同。
         同样程度的组织损伤,因为病人对创伤情景的意义估价不同,痛的程度也颇有差别。
         比如,头部受伤的人考虑可能危及生命,而感到疼痛严重;但同样的创伤,如发生在手指或比较不重要的部位,则痛的心理反应就小的多。
         动机可以影响注意的指向和强度,因此,动机是调节疼痛与注意关系的`重要因素。
         从这个角度上看,动机使得疼痛调节从以往的静态过程变为一个动态过程。
         人们也会因为渴望引起他人关注而改变对于疼痛的心理反应。
         比如,小孩子为了引起父母或其他人对他的关注,会放大疼痛的心理反应,持续疼痛,以期待得到更多或者更长久的关心和照顾;与之相反的,有时为了在对方面前表现的勇敢无畏,患者会降低疼痛的心理反应。
         强烈的动机会明显地使人主观地改变疼痛的心理反应。
         哺乳动物(除人以外)的疼痛,是根据它们的反应及其中枢神经系统同人的相应部位在形态和功能上的相似性来推断的。
         疼痛作为心理现象是所有人的一种亲身体验。
         我们的疼痛体验为情感所掩盖,且能被我们记忆和预料。
         大量研究表明,疼痛会降低个体的记忆表现。
         有意识的记忆受到疼痛的影响而自动记忆过程并不受到影响。
         疼痛对于个体记忆表现的削弱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占用注意资源而产生的。
         疼痛还具有高度的个人经验,对于同样强度的疼痛刺激,个人的体验却大相径庭。
         在遭受到相同疼痛刺激的情况下,有过经验的人与初次体验的人感觉有时会截然相反,这取决于曾经经历时的心理反应。
         如果第一次接受手术时患者并没有感到剧痛及由此引起的恐惧,那么第二次手术时患者对于疼痛的担心和疑问会明显少于第一次手术时;相反地,如果第一次手术曾引起患者难以忍受的疼痛,那么二次手术时就会对疼痛感到极端恐惧,并感觉到剧烈疼痛。
         各人对于疼痛的耐受程度,也就是个人的痛阈是有极大的差别的。
         毋庸置疑,痛觉的差异,有生理方面的原因,如性别、年龄、疾病等。
         有些外伤或自伤倾向的精神病患者,,他们的痛阈非常高,有的甚至是痛觉消失。
         然而,更多的研究表明,疼痛虽然有生理原因,但都有心理因素的影响,并且,心理因素往往是影响疼痛的重要原因,换言之,就是占相当比例是“心因性疼痛”。
         而合适的心理治疗或心理指导,则可大大减轻因疼痛引起的心理反应,并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
         此外,心理因素和人格特征与疼痛也有很密切的关系:不论是源于心理的疼痛还是来自躯体伤害的疼痛,其痛知觉和痛反应都与其个体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征有关。
         同样,文化背景和境遇对疼痛的感知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比如,不同民族在特有的礼仪、信仰、习俗、宗教仪式等影响下,人们对于疼痛则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需要说明的是,心理活动一般都有其生理生化机制;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疼痛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轻率地把他人的疼痛视为无中生有或者是弄虚作假。
         其中重要的是,掌握可能影响疼痛的心理因素,特别是对疼痛的态度、动机,以及情绪状态,同时也要了解原先的性格、以往的疼痛史,以及家庭和社会背景等等情况。
         情绪体验对疼痛的影响,疼痛与情绪体验的关系也是研究者们一直关注的问题。
         大量实验表明,与中立的情况相比,处于消极情绪的被试的疼痛阈限较低,而处于积极情绪时的疼痛阈限较高。
         积极地情绪体验可以缓解疼痛,消极的情绪体验可以提高疼痛的心理反应。
         最近也有了关于恐惧引起疼痛减退的研究表明引发恐惧的情绪之后,被试的疼痛感明显减弱。
         疼痛对基本心理过程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注意、情绪体验等可以影响疼痛,反之,疼痛同样可以影响注意等认知过程和情绪体验。
         疼痛刺激不仅仅会产生疼痛这一感觉,还有消极的情绪体验。
         也正因为痛感与人的心理密不可分,因而在精神医学和心理治疗中采用暗示疗法。
         曾有人对此做过实验,医生给一个重症疼痛患者止痛片,并告知其是当前世界上效果最好的止痛药剂,并嘱咐患者要按时持续服用,患者遵医嘱服用药片后明显感觉疼痛减轻,然而医生给该患者的只是普通的维生素片。
         在国外的临床治疗中,有许多治疗和减轻疼痛要涉及到心理暗示。
         其实,这种谎言式暗示,对于患者来说,就是一剂精神良药,可以让患者在主观上减轻疼痛的心理反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将各种各样的暗示疗法运用到临床中去。
         他们开始注意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生活起居环境能够使病人从心理上感到舒适,有利于减缓疼痛;同时良好的语言也能使患者的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有助于疼痛的缓解。
         例如,由于病患对于造成疼痛的原因缺乏认识和了解,会产生焦虑不安和紧张情绪,由此会加重对于疼痛的感觉,这时我们应避免语言暗示的消极影响,要用其积极地一面使病患明了事理,安定情绪,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目前十分流行并且运用尤其广泛的是音乐疗法。
         音乐是“心灵的医生”,在临床中应用音乐来分散病患对于疼痛的注意力,调整心理状态,提高机体对于疼痛的耐受力,达到音乐之痛的功效。
         疼痛是一个能够吸引注意的感觉,这是人类处理威胁,维持生存与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
         我们大量详实的研究心理学因素与个体疼痛的关系,了解心理学各种因素对于疼痛的影响,以期能够更好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治疗疼痛,这一研究主题,还有很多可以发展的空间,还有很多因素有待发展,这也将是研究心理学因素与疼痛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易宗勇.痛知觉相关心理因素综述[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3)
         [2]吴英,聂传发,陈金梅.疼痛的评估与心理护理措施[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2)
         [3]汤毓华.疼痛心理的奥秘[J]上海精神卫生研究,2012
         [4]钟瑶,李万龙,刘瑞芳.疼痛与心理学的关系及其心理治疗[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5)
         [5]马华维,郑研,姚琦.疼痛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2(4)

疼痛的心理学因素

4. 从心理学上来说,痛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