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1

2024-05-19 16:34

1. 《思考快与慢》-1

《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他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而得奖。丹尼尔·卡内曼将心理学研究的视角与经济科学结合起来,成为这一新领域的奠基人。
  
 第12章科学地利用可得性启发法
  
 读到什么?
  
 可得性启发法是从记忆中搜寻这类问题的实例,如果搜寻过程既轻松又顺畅,这些事情的发生概率就会被判断为很大。
  
 可得性启发法定义为通过“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的过程。
  
 在系统1的基本特点中,其中一点就是这一系统具有设定预期的能力
  
 假如有人要求你列12件自己表现得果断的事(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很难列出这么多件事)。你对自己果断程度的判定会有所不同吗?
  
 施瓦茨和他的同事观察到列举事件的任务可能会通过两种不同方式加强对特点的判断:
  
 1)能回想起的事例数量。
  
 2)事件在脑中呈现的轻松程度。
  
 列举12个例子的要求使得两个决定因素相互排斥。一方面,你刚想起了几件自己做得很果断的事;另一方面,你想起前三四件果断的事可能很轻松,可说出12件就要挖空心思了,回忆起来也没有那么顺畅。哪个更重要呢,提取的数量还是提取的轻松感和顺畅性?
  
 两个因素间的较量谁是赢家一目了然:那些列举了12件事的人认为和只列举了6件事的人相比,自己不够果断。而且,列举出自己表现不够果断的12件事的那些受试者最终却认为自己非常果断!如果无法轻松地想起懦弱的事例,你可能就会说自己一点也不懦弱。自我评估是由事件呈现在脑海中的轻松度来衡量的。
  
  自我评估是由事件呈现在脑海中的轻松度来衡量的,轻松地想起某件事的体验比想起事情的数量更重要。
  
 事件在脑海中呈现的轻松程度体现出系统1的启发作用,然而当系统2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时,受试者关注的就不再是提取记忆的轻松度,而是回忆起来的若干事例的内容了。
  
 各种各样的证据都指向统一结论,即那些跟着系统1走的人更容易受可得性偏见的影响,比那些警惕性更高的人受影响的程度更大
  
 示例:“因为上个月发生了两架飞机相撞事件,她现在更愿意坐火车。这真是愚蠢,风险其实并没有真正降低,这就是可得性偏见”
  
 想到什么?
  
 让我想到了在规划2022年度财务规划时,开始是轻松的,随着要思考的内容越来越多,就没有那么顺畅了,包括现在写阅读笔记也是,开始写是很轻松的,再多写就需要深入思考。
  
 微行动/微习惯?
  
 在买股票前先做犇犇的股票分析表,全部填好再建仓
  
 重点是要说到做到

《思考快与慢》-1

2. 0117《思考,快与慢》

《思考,快与慢》
  
 人拥有两套系统,自主运行的系统1和需要控制的系统2;系统1的运行不需要耗费我们的注意力,所以我们会忽略系统1。系统2的运行伴随着我们的思考,通常在遇到难题时才会调用系统2。
  
  一、懒惰是你最大的敌手 ;
  
 系统2的懒惰即人自身的懒惰。很多时候当我们感受到事情太烦的时候,可能就是系统2的懒惰在作祟。此时的系统2会驱使我们自己去逃避问题,让自己处于一个舒服的状态。 所以当我们感受到“烦死了”的时候,可能是锻炼系统2最好的时机 。
  
  二、珍惜你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注意力是种货币,那我们要买些什么样的产品?
  
 当我们费尽心思,努力奋斗,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投入到工作中,却始终没法实现自己的财务目标的时候。是否曾怀疑过,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到底是什么。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的时间花在哪里,你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然而我们的时间都花在了钱上,却没见我们成为富裕之人。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注意力并没有集中,我们虽然想着挣钱,但是我们的注意力却是怎么避免麻烦,怎么让自己的工作利润(挣到的钱除去付出的成本)实现最大化。在空闲的时候,宁愿多刷一会抖音,多玩一会游戏,也不愿翻开以及积灰很久的书。我们的系统2告诉自己,一天已经很累了,需要调节下,转移注意力放松。
  
 如果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如何通过自己的刻意练习,在自己即将转移注意力的时候,重新拉回你的注意力。
  
 当自己同时面临两件自己被迫去完成的事情的时候,会发现两件事情都做不好。比如有个报告需要写,这个时候又规定了自己需要学习多少书的内容。在写报告的时候无法集中,想着需要看几页书;看书的时候也无法集中,想着还有报告需要完成。我认为解法是排好优先级,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做到绝对的集中,不去想任何别的事情。如果其他事情突然占据了你的注意力,那便停下1分钟,重新收拾自己的注意力。
  
 所以,刨除自我损耗,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到你想要实现的目标上,你将超乎自己的想象。

3. 《思考,快与慢》05

十行采集:
  
  
 1.可得性启发法:通过“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的过程。从记忆中搜寻实例,如果搜寻过程既轻松又顺畅,这些事的发生概率就会被判断为很大。
  
 2.自我评估是由事件呈现在脑海中的轻松度来衡量的。轻松地想起某件事的体验比想起事情的数量更重要。事件在脑海中呈现的轻松程度体现出系统1的启发作用,跟着系统1走的人更容易受可得性偏见影响。
  
 3.情绪启发是替代的一种,即将简单问题(我对它感觉如何)的答案当做较难问题(我对它评价如何)的答案。“感性细节掌控理性大局。”情绪启发通过创造一个比现实更明了的世界来简化我们的生活。
  
 4.大脑解决小风险的能力有个基本限度:我们要么完全忽视风险,要么过于重视风险,没有中间地带。概率忽视和效用层叠两种社会机制的组合必然会导致对小威胁的夸大,有时还会引发严重后果。
  
 5.依据典型性作出预测是下意识的行为。关于概率或可能性的问题引起了思维的发散性,让人想起比较简单的问题的答案。其中一个简单的答案就是对典型(代表性)的自动评估。
  
 6.典型性启发的问题一:过于喜爱预测不可能发生的(低基础比率的)事件;问题二:对证据质量不够敏感。增强系统2的激活状态能有效提高回答问题的准确率。
  
 7.合取谬误:通过直接比较,人们总会认为两个事件的联合出现比只出现其中一件事的可能性要大。
  
 8.人们对更详细、更丰富的描述作出的概率判断更高。对情节加以详述会使其更可信,却更不可能成为现实。
  
 9.少即是多的逻辑悖论。系统1会取价值平均值而不是累加值。受试者给出的答案与逻辑相悖,却顺应典型性和貌似合理性。
  
 10.对贝叶斯定理关键点的总结:
  
 •以相对合理的基础比率对结果的可能性作出判断。•质疑你对证据的分析。
  
 一行精华:
  
 可得性启发法:通过“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的过程。
  
 情绪启发:感性细节掌控理性大局。
  
 典型性启发:依据典型性作出自动评估。
  
 
  
  
 触动,反思,改变:
  
 因为系统2柔弱和懒惰的特性,极易被系统1牵着鼻子走。所以可得性启发、情绪启发、典型性启发、概率忽视、效用层叠、合取谬误等现象,其本质都是听凭系统1起作用。其实很多偏差或谬误,只要激活系统2就能轻易察觉,因此要养成遵循贝叶斯定理的习惯,多质疑,多问一个为什么,让系统2不再懒惰。

《思考,快与慢》05

4. 《思考快与慢》5

第七章字母B与数字13
   举出的例子A13C与12B14,大脑自动建立一个连贯的情景,ABC和121314。系统1会在不清晰的情境下,自动建立一个可能的情境。
   以下是三个小节的内容。
   【是什么让我们相信荒谬】
   尽管系统2负责我们的理智掌管怀疑,但也很懒,尤其是当人们劳累或精力耗尽时,容易受空洞却有说服力的影响,如广告。这让我想起了,为什么我们容易在酒桌上成交,为什么在客户受到感动的时候,容易相信别人的一面之词,诸如刘一秒,诸如销售中的SPIN法则。等等,人类的大脑真是即聪明又愚蠢。
   【光环效应与群体智慧】
   光环效应类似于爱屋及乌,注重于第一印象,例如在评估论文,很难排除掉第一份试卷带来的影响。这让我想到了杨澜的《我为什么以貌取人》,果然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
   后面作者也讲到了如何避免这种光环效应,即是通过群体的智慧将光环回归到平均值上。文中举出日常的群体讨论,先让大家写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每人叙述,而不是被某些人的思维诱导。我想这就像高考阅卷一样,一份卷子几个人评阅。
   【眼见为实的想法让我们仓促决定】
   眼见为实的理念有助于达成连贯性和认知放松的状态,从而使我们相信某个陈述是真实的。文章中举出了三个偏见的例子,过于自信,框架效应,比率忽略。比较有意思的是框架效应,例如,手术后一个月存活率是90%,和手术后一个月死亡率是10%。同样的结果,不同的说法。哈哈。至于过于自信,则是因为我们倾向于已经激活的连贯模式,抑制了我们的怀疑。
   比率忽略这些都会在后面讲到的。

5. 《思考,快与慢》-第10章

第10章 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
  
 看到这一章已经进入一头雾水完全不懂在说什么的状态了,简单记录几个概念吧。
  
  大数法则: 在随机事件的大量重复出现中,往往呈现几乎必然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大数定律。通俗地说,这个定理就是,在试验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试验多次,随机事件的频率近似于它的概率。偶然中包含着某种必然。
  
  小数定律: 小数定律认为人类行为本身并不总是理性的,在不确定性情况下,人的思维过程会系统性地偏离理性法则而走捷径,人的思维定势、表象思维、外界环境等因素,会使人出现系统性偏见,采取并不理性的行为。大多数人在判断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往往会违背概率理论中的大数定律,而不由自主地使用“小数定律”,即滥用“典型事件”,忘记“基本概率”。
  
 小数定律是人有把从大样本中得到的结论错误地移植到小样本中的倾向。比如人们知道掷硬币的概率是两面各50% ,于是在连续掷出5个正面之后就倾向于判断下一次出现反面的几率较大。这一点已被大量的实验和证券市场上的错误预测所证实。
  
   我们常夸大所见事物的相容性和连贯性。许多研究人员过于相信通过有限的几次观察得出的结果,这一现象与光环效应紧密相连。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对某个人很熟悉也很了解,但事实上,我们对他却知之甚少。系统1在了解事实之前就根据零散的证据拼凑了一个饱满的形象。  
  
 ————自己编故事骗自己,还编的有鼻子有眼的。
  
 小数定律包含在大脑工作的两个重要部分中:
  
 1、夸大对小样本的信任只是众多错觉中的一种——比起信息的可靠度,我们会更加注重信息本身的内容,其结果就是我们会将周围的世界变得比数据所能证明的更加简单和统一。在想象的世界中过早的下结论比在现实中更有把握。
  
 2、统计学家的很多观察研究都可归结到因果关系的解释上,但他们却不承认是这样的。许多事实其实只是巧合,包括事件的采样。对偶发事件作出因果关系的解释必然是错误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思考,快与慢》-第10章

6. 19008-《思考的快与慢》

1.人脑有两套思考系统:直觉系统和理性系统。非理性,才是我们大多数行动的依据。
  
  
 2.快系统特点:依靠直觉,不怎么消耗脑力,运行起来非常快,比如辨识照片中人物头发的颜色。慢系统特点:依靠理性,需要刻意思考,消耗大量脑力,而且比较慢,比如算复杂的数学题。两个系统看似相反,但实际思考过程种是快系统、慢系统的合作结果,直觉遇到麻烦,理性出面解决。
  
 3.为了减少大脑耗能,所以非理性是大多数行动的依据。大脑倾向于接受快系统判断。
  
 精力不充沛时慢系统更加懒惰,所以不要在精力不足时做重大决策。
  
 4.对于快系统的依赖易行成偏见和误判
  
 5.典型的三种偏见和四种效应
  
 1)三种偏见:
  
 a)典型性偏好:过度关注典型事件,而忽略背后的概率
  
 b)可得性偏好:如果一件事情容易出现在大脑里,就认为容易发生
  
 c)因果性偏好:喜欢对事物强行进行因果解释,而不管是不是正确
  
 2)导致偏见的四大效应:
  
 a)光环效应:先接受的信息会影响对事物的整体判断
  
 b)锚定效应:评估一项事物时,受之前的信息影响,预估一个答案,然后在这个答案的基础上调整。
  
 c)框架效应: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描述会导致不同的判断
  
 d)禀赋效应:拥有某一样东西后,人们会觉得它价值更大
  
 6.纠正偏见的方法是慢下来主动激活慢系统。
  
 1)建议一,不要闷头决策,多听他人建议和批评
  
 2)建议二,事前验尸,做决策前先假设会失败的原因,未雨绸缪,提高成功率

7. 《思考,快与慢》-第17章

第17章  所有表现都会回归平均值
  
 本章主要通过几个实例阐述了一个事实:很多事情直接并没有因果关系。
  
  作者去为以色列空军的飞行教练讲授关于高效训练的心理学课程,他为教练们讲授了一个重要原则:对良好 表现的嘉奖比对错误表现的惩罚更有效。但是这个原则受到了教练们的质疑,因为他们的经验表明:被表扬的学员倾向于表现的比上一次糟糕,而被惩罚的学员倾向于进步。 
  
 两个相反的结论,使作者收到了启发,他认为:奖励与惩罚对飞行员表现好坏没有影响,他们的表现之所以产生了变化,只不过是因为统计学上的“回归平均值”现象,这种现象与表现质量的随机波动相关,而与奖励和惩罚无关。
  
 这种反思后得到的结论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也未必准确,短时间内是无关的,每个人有一个自己的基础水平,每一次的表现等于基础水平加上发挥效果,无论奖励还是惩罚,每一次的发挥效果不同,最终的表现都倾向于回归于基础水平。但奖励或惩罚对学员的心理是会产生影响的,学员因此会更加努力或懈怠,从而长时间的效果会体现在个人的基础水平的变化上,这一点并未被作者考虑进来。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从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律,我们更应该去找到背后的真实的原因,并对关联关系作出推测和判断,而不是草率的安排一个因果关系了事。
  
  第二次的表现与第一次并无因果关系 
  
 像上述例子中的现象在运动员的比赛表现中也有体现,作者以高尔夫选手前后2天的比赛表现为例,我们通常会根据第一天的表现推测第二天的成绩,包括领域内比较专业的解说员也避免不了这样的思考方式,认为第一天发挥的超好的选手,由于心理压力,第二天表现会偏差,而前一天表现不够好的选手,第二天表现会更好一些。有趣的是,当我们用第二天的成绩倒推前一天的成绩时,也会发现同样的规律,仿佛在印证我们自己寻找的理由一样。但是,其实不过是回归平均值现象罢了,与我们寻找的那个理由并没有关联。
  
  销售预测中注意回归平均值现象 
  
 假设你是一家连锁百货公司的销售预测,所有连锁店的规模和商品种类都非常相似,但是一些其他随机因素使商品销量有所不同。现在需要你根据实际销量预测下一年的销量,已知销售额总体预测增长10%,你会怎么做呢?
  
 我下意识的反应是每一家店都增加10%来预测就好了,但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样做的问题,对于业绩好的区域,预测增长应该低于10%,考虑到回归平均值现象。
  
 但是这样预测的前提是影响销量的是其他随机因素,即这些因素与销量的相关性不高,在相关性高的情况下,回归平均值的程度会有不同。
  
  上一篇     下一篇

《思考,快与慢》-第17章

8. 《思考,快与慢》精华解读

荐 语
  
  
 
  
 我们大都会认同,自己并非总是处于理性之中。
  
 
  
 我们会情绪崩溃,会放纵自己,会偷懒,会失控。
  
 
  
 然而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
  
 
  
 更多荒诞行为发生在我们以为自己很理智的时刻。
  
 
  
 理智或不理智,是思维层面的问题,我们真的能清楚地评价自己吗?
  
 
  
 这本内容详实的心理学经典著作将带我们探索大脑的思考机制,将人类的非理性落实到行为层面,通过大量丰富的实验案例让我们更了解自己。
  
 
  
 
  
 作 者 简 介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尤金•希金斯心理学荣誉退休教授,凭借着与阿莫斯•特维斯基对决策制定问题的开先河之研究,以心理学家的身份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作为当世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对人类思考做出的贡献无可比拟。
  
 
  
 
  
 精 华 解 读
  
 
  
 以下内容为《思考,快与慢》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 录
  
 
  
 一、 大脑中的两个系统
  
 二、 大脑思考机制引发的心理学效应
  
 三、 大脑思考机制带来的直觉缺陷
  
 四、 应对直觉缺陷的一些方法
  
 五、 两个自我
  
 
  
 
  
 正 文
  
 
  
 这本集中了丹尼尔·卡尼曼多年来研究成果的作品用严谨的学术化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思维世界。
  
 
  
 本文将顺着原书的思路从“大脑中的两个系统”、“大脑思考机制引发的心理学效应”、“大脑思考机制带来的直觉缺陷”、“应对直觉缺陷的一些方法”和“两个自我”这五部分进行解读。
  
 
  
 一、 大脑中的两个系统
  
 
  
 在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两个思维系统,丹尼尔·卡尼曼命名它们为系统1(快思考)和系统2(慢思考)。
  
 
  
 1. 系统1
  
 
  
 系统1 就像大脑的自动反应模式,会根据生活经验总结无数下意识反应的套路,使生活简化,让我们不必每天早上起来都思考一遍如何套上衣服、扣纽扣、拧开牙膏盖、挤牙膏……
  
 
  
 系统1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变成可一键执行的自动程序,节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脑力损耗。
  
 
  
 系统1也能够察觉一些简单的关系,比如“这两个杯子的外型是一样的”、“哥哥比弟弟高一点”……但是它无法处理多个独立话题。
  
 
  
 它可以快速反应出“2+7=9”,但是遇到“27×56=?”这类复杂的问题就会立地蒙圈儿,无法给出答案,而所有令它蒙圈儿的事情,就会移交给系统2处理。
  
 
  
 
  
 
  
 2. 系统2
  
 
  
 系统2接到系统1的求助后,就将大脑的注意力分配到系统1碰到的难题上,集中精神处理该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系统2的所有运作都需要集中注意力,一旦注意力分散,运作也会随之中断。
  
 
  
 就像你在散步的时候可以天马行空地随便想一些东西,但如果此时有人请你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比如“请用5分钟浏览这本书并概括书籍主旨”,此时你往往会发现自己散步的脚停了下来。
  
 
  
 因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系统2会将它们优先使用在当前遇到的难题之上,同样的道理,假如你以极快的步速散步,你也会发现因为需要更快辨别更多眼前转换的景物,你就无法同时在脑中盘算事情。
  
 
  
 系统2十分谨慎,具有推理能力,它也可以处理多重任务,这就决定了通过系统2运作得出的结论往往更靠谱。
  
 
  
 
  
 
  
 3. 系统1和系统2的协作
  
 
  
 如上文所述,我们知道,当某样事物令系统1蒙圈儿,违反了系统1熟悉的模式,系统2会被激活。这告诉我们:系统2是非常懒惰的,它通常不会主动干预系统1的工作,除非系统1发出求助。
  
 
  
 而系统1是全天候24小时在线,且无法关闭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总是系统1先出面,而不能绕过系统1直接面对系统2。因此当系统1认为自己可以处理问题并给出答案时,就没有系统2什么事了。
  
 
  
 这种配合模式使它们的协作非常高效,能花最少力气解决问题的绝不多费一分脑力。
  
 
  
 而系统1也很善于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它在熟悉的情境中采用的套路是精确的,所作出的短期预测是准确的,遇到挑战时做出的第一反应也是迅速且基本恰当的。但是它也因经验而存在成见,因此经常犯错。
  
 
  
 系统2也负责抑制系统1因直觉反应产生的冲动,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每个人应该都有过强忍着不诅咒别人去死的经历。但它通常的做法是不加验证地同意系统1的解决方案。
  
 
  
 并且,根据心理学家的多项实验证明,当系统2在忙着处理某些难题时,系统1更容易把控人的行为。
  
 
  
 ——这些就导致我们做出的很多决策其实都是依赖系统1的直觉反应,而不是经过系统2的理性分析与计算的——但对于这点,我们甚至都一无所知。
  
 
  
 
  
 
  
 二、 大脑思考机制引发的心理学效应
  
 
  
 由于系统1和系统2的这种运作模式,导致我们常跟着直觉走而不自知,心理学家们为这些非理性决策而着迷,在经过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后,他们发现了诸多建立在直觉思维上的有趣现象:
  
 
  
 1. 曝光效应
  
 
  
 系统1对出现过的人、事、物会产生熟悉感,然后根据这种熟悉感作出判断。
  
 
  
 因系统1的熟悉感,我们所产生的对此物或此事放松的感觉就是认知放松。
  
 
  
 当某个人、某句话、某样事物频繁出现,反复在我们面前曝光自己,就会引发认知放松,进而更容易被判定为可信的。
  
 
  
 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就被叫做曝光效应,或者纯粹接触效应。
  
 
  
 
  
 
  
 2. 启动效应
  
 
  
 比如当你用嘴咬着一支铅笔,你并不知道自己面部呈微笑状,但这种微笑的状态,就会启动你“高兴”的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为笑了所以才开心。
  
 
  
 再比如你刚好听了一首歌,歌词中有“月亮”这个词,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你对“月亮”这个词敏感度会升高,无论是在别人的闲谈中无意被提到,或者某个角落出现“月亮”这个词,你都会更容易注意到它。
  
 
  
 这种对行为和情感不知不觉间被他物启动的现象,就是启动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启动效应十分常见,甚至是你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被什么毫不起眼的东西启动了。
  
 
  
 3. 常态理论
  
 
  
 例如卡尼曼夫妇外出度假巧遇老友乔恩,他们回家两周后在影院又一次碰到了乔恩则不再惊讶,因为乔恩在他们心中的印象已变为“只要我们外出就会遇见的心理学家”。
  
 
  
 常态理论指的就是当我们已遭遇过某种小概率事件,类似的事情再发生时我们就会不以为意。而这就可能引起面对危险缺乏防备、无所警觉等问题,比如自己第一次遭遇抢劫毫发无损,就会在下一次看到抢劫犯时降低防备认为自己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很大。
  
 
  
 
  
 
  
 4. 因果关系错觉
  
 
  
 我们常习惯将接续发生的事件联想为因果关系,将前一件事解释为后一件事发生的原因。
  
 
  
 比如因为苹果熟了,所以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实际上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下来?牛顿的解释更为靠谱。
  
 
  
 再比如考试前你在课桌里发现了一只蝴蝶,然后那次考试你分数出奇的高,你可能就觉得是因为蝴蝶的出现导致自己超常发挥。
  
 
  
 5. 确认偏误
  
 
  
 例如当有人问你“山姆友好吗?”你会想起山姆的各种行为,而当问题变成“山姆是不是不友好?”你就会想起山姆不友好的行为,进而得出“山姆的确不友好”的结论。
  
 
  
 这种先有猜想或观点,然后人们就会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偏好或猜想的现象就是确认偏误。
  
 
  
 6. 光环效应
  
 
  
 当你对某人或某物的初始印象很好,你会觉得Ta什么都好,后续了解到的信息如果是符合你对Ta的判断的,则会加固Ta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如果相反,则很大程度上其负面意义会被消解掉,这就是光环效应。
  
 
  
 7. 框架效应
  
 
  
 举例来说,同样概念的两句话:
  
 A. “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为90%”
  
 B.  “手术后一个月内的死亡率为10%”
  
 
  
 它们描述的是同一个意思,但前者比后者让人更觉安心。
  
 
  
 像这样本质含义一致,但因为表现同一含义的框架不同,就会导致人们的感受不同,认为它们有差别的现象,就是框架效应。
  
 
  
 因大脑思考机制而产生的各种令我们惊叹的现象不胜枚举,本书中主要涉及的就是以上这些了,让我们把更多的篇幅留给下一部分——那些很容易使我们决策错误的直觉陷阱。
  
 
  
 
  
 
  
  三、 大脑思考机制带来的直觉缺陷
  
 
  
 1. 启发法
  
 
  
 启发法主要指系统1碰到一些复杂的难题时会自动使用另一个简单的问题来替代面前的难题,然后作出对简单问题的解答,并将其直接当做那个复杂问题的答案。
  
 
  
 这其中的那个启发了你答题思路的问题,也就被称为启发性问题。
  
 
  
 例如“他是个好人吗?”这样复杂的问题,到了被提问者那里,会被替换成“他对我好吗?”这样的问题。
  
 
  
 启发法在直觉缺陷中可以算是“开宗立派”的效应了,由它引起的心理学现象数不胜数:
  
 
  
 ① 典型性启发
  
 用典型性判断代替概率评估,例如“他的学习成绩肯定好不了,瞧那一身纹身”。
  
 
  
 ② 合取谬误
  
 例如对小明的描述如下:小明热爱小动物,看到动物死去都会伤心流泪。请问小明长大后更可能成为:
  
 
  
 A. 牙医
  
 B. 素食主义的牙医
  
 
  
 很多人会选择B,但实际上B发生的条件“素食主义”、“牙医”涵盖了A发生的条件,可能性更低。
  
 
  
 但人们往往会受到启发联想的影响,认为B更可能发生,这种认为多重条件“甲且乙”比单一条件“甲”更可能发生的认知偏误,就是合取谬误。
  
 
  
 
  
 
  
 ③ 忽视回归均值现象
  
 回归均值指的是某项指标的表现过高或过低后会自然回归到平均水平,它在生活中非常常见。
  
 
  
 比如我们的睡眠时间通常稳定在一个大致相同的量上,但偶尔某几天,我们的睡眠时间变得很短,过后又慢慢回复平均值,这只是一种自然的波动,忽视这种自然的回归现象会导致我们归因错误,认为是自己的某些行为影响了该数值的表现。
  
 
  
 ④ 锚定效应
  
 例如当问实验对象“你是否愿意花费5美元为环保事业捐款”时,最后得到的捐款金额平均为20美元。
  
 
  
 当把问题换作“你是否愿意花400美元为环保事业捐款”时,最后得到的捐款金额平均为143美元。只是把初始的锚定值更改了一下,获得的结果却大不相同。
  
 
  
 这种先入为主的信息会对我们的后续决策作出暗示的现象,就是锚定效应。在日常购物、商业谈判中,大脑的直觉思维就很容易受此影响,人们容易因为被锚定而接受不合理的价格。
  
 
  
 ⑤ 效用层叠
  
 媒体为搏眼球,对某一风险或公共事件的报道,采用尽可能引起公众注意的视角,放大了某些极端可能,或强调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使公众对该事件的讨论引发更多的集体关注,而这部分注意力会变成激愤和焦虑。例如蓝可儿事件,拉夫运河灾难事件等。
  
 
  
 
  
 
  
 ⑥ 结果偏见
  
 事实会让记忆朝已发生的结果修正。例如辛普森谋杀案发生时,部分人持观望的观点,真相大白时,这些人却认为自己当时所持的观点是与真相相符的。而且往往结果越糟糕,后见之明的偏见就越厉害。
  
 
  
 ⑦ 有效性错觉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简单的测试、对过去的分析去预测未来,并以为有效。事实上,当影响长期未来的因素十分复杂时,未来是不可测的。
  
 
  
 ⑧ 过度信赖直觉
  
 直觉,多数情况下来源于系统1的直接反应,这种反应取决系统1强大的联想功能,它只需要简单的几个线索,就可以自动编圆一个故事。这种故事有时候来自于切实的实践,而更多时候则只是天马行空的想象。
  
 
  
 前者,我们称为专家型直觉,也即这类直觉来源于长期练习,在专业技能上投入的大量练习使某些人对某个领域存在一种综合经验直觉,使他们得以在面对事件时凭借“第六感”迅速而正确地处理它。
  
 
  
 例如医生、消防员、棋手等专家对其本人专业的直觉判断,往往非常准确。
  
 
  
 而后者则是系统1编了个故事,系统2就不加验证地信了。
  
 
  
 ⑨ 规划谬误
  
 受到过于乐观的想象所启发,不切实际地制定过于理想的目标和计划,例如在制定目标数字时,看到对手或前辈定下的目标远高于自己,于是在没有做实际分析的情况下,也盲目提高自己的目标数字。
  
 
  
 ⑩ 乐观偏差
  
 人们乐意冒险是因为觉得胜算大。也即人们常乐意承担风险,并非因为他们承受风险的能力足够强大,而是受到联想启发高估了利益,且低估了风险发生的可能。
  
 
  
 ⑪ 沉没成本悖论
  
 已经投入了那么多,所以要继续投入更多企望以此能打捞起已沉没的成本,而不懂及时止损的现象。
  
 
  
 
  
 
  
 2. 前景理论
  
 
  
 问题1:以下选项你会选择哪一个?
  
 A. 肯定会得到900元
  
 B. 有90%的可能得到1000元
  
  
  
 问题2:以下选项你会选择哪一个?
  
 A. 肯定会损失900元
  
 B. 有90%的可能损失1000元
  
  
  
 大多数人在问题1中会选择A,而在问题2中会选择B。丹尼尔·卡尼曼做了大量类似的实验来研究这一现象,及其中影响人们决策的因素,最后他总结出了前景理论:
  
 
  
 ① 确定效应: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确定的收益。
  
 
  
 ② 反射效应: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赌一把”。
  
 
  
 ③ 损失厌恶: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要更敏感得多。
  
 
  
 
  
 
  
 ④ 可能性效应与确定性效应
  
 
  
 当一件事发生的概率为0~5%(小概率),我们常常会过度重视这个不大可能发生的风险,发生低概率结果的可能被过高权衡,这就是可能性效应。
  
 
  
 当一件事发生的概率为95%~100%(大概率),我们则会无限放大它实现的希望,而忽略95%包含的意义——有5%的可能不会发生,这就是确定性效应。
  
 
  
 这两个效应常使人们高估或低估风险,从而错过机会或盲目冒险。
  
 
  
 ⑤ 联合评估与偏好逆转
  
 
  
 现实生活中,影响我们对单一事物的判断的,可能不仅仅是该事物本身,还有可能与它的参照对象有关,联合评估一方面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看待事物,另一方面也容易让我们陷入锚定效应等心理陷阱。
  
 
  
 偏好逆转的意思,就是当我们手头只有单一事物的信息时做出的选择,可能在获得多个事物的信息,进行联合评估后发生逆转。
  
 
  
 3. 禀赋效应
  
 
  
 当一个人一旦拥有某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因此人们经常对于已得到的东西有迷之执着而无法客观判断交换该物可获得的利益,从而损失好机会。
  
 
  
 
  
 
  
 四、 应对直觉缺陷的一些方法
  
 
  
 在前两部分,我们介绍了许多会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心理学效应,它们是我们经常无意识做出非理性行为的原因。
  
 
  
 认识它们、了解它们的存在,是我们克服它们的第一步。
  
 
  
 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在我们的一生中要完全避免直觉错误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每时每刻都必须小心翼翼,那么这样的日子也很容易让我们疲倦。
  
 
  
 所以,我们划归一定范围的琐事,交给系统1去打理,哪怕出错也没关系,但在重要的事情上多加小心,尽可能减少“本可以避免”的谬误。
  
 
  
 为此,我们从书中总结了一套通用的决策检核清单:
  
 
  
 ① 假设任一重要谈判中的数字都对自己有锚定效应,从而有意识地调动系统2去分析、辨别,得出真正合适的数字。
  
 
  
 ② 有意识地排除无效信息(干扰性暗示信息),采用回归均值的眼光进行预测,以防止盲目冒险。
  
 
  
 ③ 善用框架效应,营造更容易获得肯定的情境。
  
 
  
 ④ 努力养成参考、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而不只是依赖个人的内部意见。
  
 
  
 ⑤ 事前验尸:预先设想惨败结果,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以此来部分抑制乐观偏见。
  
 
  
 
  
 
  
 五、 两个自我
  
 
  
 1. 峰终定律
  
 
  
 人们对一件事情的评价,有赖于该事件峰值时刻(高潮时刻)与结束时刻带给自己的感受。这种评价会影响到他们的下一步决策。
  
 
  
 丹尼尔·卡尼曼做的冰手实验就能说明这一点:
  
 受试者需要将手浸入冰水中,使冰水没过手腕。实验选取的水温会让人觉得有些疼痛,但可以忍受。他们被告知这样的过程会有3次。
  
 
  
 第1次,受试者将手浸入冰水中持续60秒,60秒后实验主持人请受试者将手拿出来。
  
 
  
 第2次, 受试者将手浸入冰水中持续60秒后,实验者什么也不说,而是打开一个阀门,让温水流入容器中,水温会有少量上升,让受试者的疼痛感觉略有缓解,这个过程将持续30秒,共90秒。
  
 
  
 而第3次实验,是对前面某次实验的重复,受试者可以选择想要重复哪一次的实验。
  
 
  
 结果有80%的受试者选择了第2次的90秒实验,因为在这一实验的最后阶段痛苦减轻了。
  
 
  
 
  
 
  
 2. 体验效用≠决策效用
  
 
  
 体验效用,是指我们所经历的事件,带来的痛苦或快乐的感受对我们即时的影响,它起到指导我们做出理性决策的作用。
  
 
  
 决策效用,是指某事物对我们决策行为的影响程度。
  
 
  
 冰手实验也说明了人们并不总是理性地依据真实经验(体验效用)进行客观评估和决策,我们的决策常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决策呈非理性。
  
 
  
 也就是说,即便体会过了,人依然未必能分清什么事情对自己有益,什么事情有害,这体现在某事的体验效用不同于其决策效用上。即某事带来的实时感受可能很强烈,但做决策时,它的影响却未必强烈旁观者清,但我们往往无法用旁观视角的理性作出决策。
  
 
  
 
  
 在这一自尊理论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理想中的自己,我们将之对比现实中的自己,如果和理想的差距大,则我们的自尊水平会相应偏低,如果和理想的差距小,则自尊水平就相应偏高。
  
 
  
 
  
 
  
 3. 经验自我≠记忆自我
  
 
  
 这就引发了另一场观察——人们对自我的认知。事实上,根据峰终定律我们就不难发现,记忆自我会带有更多主观色彩,正如比起整个人生,我们更在意人生的结局。
  
 
  
 经验自我记录着每时每刻的感受,却无法存储长期记忆,而记忆自我会存储整体信息,会放大典型性的部分,从而扭曲真相。
  
 
  
 而我们的决策行为,则有赖于记忆自我的判断。因此我们常常用记忆自我的视角来思考事情:
  
 
  
 一部精彩的电影烂尾了,我们就会说它是个烂片,而忘记它令你尖叫的部分;一段婚姻,以离婚告终,我们就会说自己的婚姻是失败的,而忽视了它曾带来的美好。
  
 
  
 卡尼曼在书的结尾告诉我们这样的事实,是为了让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常被记忆自我误导,我们可以通过更好地利用经验自我,记录时时刻刻的点滴真相,来为自己的感受和决策做更好的选择。
  
 
  
 
  
 
  
 
  
 结 语
  
 
  
 此书号称“将完全改变你对思考的看法”,读完才敢喘口气来想,当真此言不虚。
  
 
  
 有人问我,了解大脑的思考机制有什么意义呢?现在的我或许是非理性的,但这又有什么不好,人非得活得那么理智吗?
  
 
  
 这倒不。如果你觉得当下很好,没有什么可改变的,大可稳坐不动。如果你想要生活起一些波澜,有一些变化的,多学习一些前人用大半生气力挖掘的真相也未尝不是一种好主意。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