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620亿的上市公司+新能源

2024-05-18 18:15

1. 市值620亿的上市公司+新能源

具体来看,7月,16家国际车企中,仅有4家企业市值“飘红”,其余12家企业市值均出现下滑。其中,现代汽车、塔塔汽车(TTM)、起亚汽车(000270.KS)、铃木汽车(7269.T)、宝马集团(BMW.DE)跌幅均超过5%,较上月分别下滑9.94%、7.20%、6.93%、6.22%、5.99%。【摘要】
市值620亿的上市公司+新能源【提问】
具体来看,7月,16家国际车企中,仅有4家企业市值“飘红”,其余12家企业市值均出现下滑。其中,现代汽车、塔塔汽车(TTM)、起亚汽车(000270.KS)、铃木汽车(7269.T)、宝马集团(BMW.DE)跌幅均超过5%,较上月分别下滑9.94%、7.20%、6.93%、6.22%、5.99%。【回答】
此外,通用汽车(GM)、雷诺汽车(RNSDF)、福特汽车(F)、STELLANTIS(STLA)市值小幅下滑,大众集团(VOW3.DE)、本田汽车(HMC)、戴姆勒(DAI.DE)市值也出现微跌。

有分析称,超七成企业市值下降或与愈演愈烈的全球汽车产业“缺芯”困境有关。自从去年年底开始,汽车芯片短期问题开始暴露,至今几乎所有汽车的品牌都遭遇了因“缺芯”而导致的一定程度上的停产。

市场研究机构HIS Martkit预测,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将有100万辆汽车因“缺芯”推迟交付,今年全球汽车产业销售额将减少600亿美元。有分析机构预测,全球汽车芯片短缺至少还要持续半年甚至三个季度。

此外,Delta变种病毒来势汹汹,新一轮全球疫情或将爆发也给汽车产业带来影响。例如,东南亚多国新增感染病例仍在持续创新高,成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很多汽车零部件生产工厂被迫关闭。

据媒体报道,因为缺少零部件,位于日本爱知县的丰田汽车两大工厂将于8月3日至8月6日暂停生产,而停产的这段时间将造成公司减产5000辆。

在众多国际车企中,特斯拉仍是一大看点,7月市值增长255.5亿美元,环比增幅3.9%,继续稳坐冠军宝座。此前,在刹车失灵等负面消息的背景下,特斯拉5月市值蒸发超800亿美元,经过调整,6月资本市场对其态度有所回暖,7月继续保持向好的态势。【回答】

市值620亿的上市公司+新能源

2. 新能源概念股“王者”,市值蒸发200亿,下半年股价能涨起来吗

  近期,公司披露了半年度财报,从情况来看,并不容乐观,营业收入31.76亿,同比增长25.55%;净利润3.63亿,同比-27.43%;扣非后净利润2.7亿元,同比下降44.93%。直观看,确实十分不好,除了营业收入有着同比上升以外,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均有着大幅负增长的情况。 
       如果单一的看这数据,相信很多朋友都会说这公司,还是不看了,业绩都呈现着负增长,没必要了。但是,看待问题,我们还是要客观实际的来看,不能片面而论。从财报细分披露的信息中来看,亿纬锂能之所以半年度净利润同比大幅负增长,主要原因为参股公司思摩尔国际非经常性和非现金项目计提影响,公司2020年上半年投资收益较19年上半年大幅下降,如不考虑计提影响,公司净利润为8.16亿元,同比上涨63.08%!这样来看,半年度的业绩实际上是有所超预期的,只不过计提参股公司受到了一些影响。 
    关于这一点,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市场还没有反应过来,当披露半年度财报时,股票价格反而还有着大幅下跌。公司股票价格自8月3日至今下跌了17%,公司市值蒸发了200亿之多。如果直观看半年度财报的情况,确实不怎么样。但从细分来看,其实公司还是有着超预期的。这里的内容,是需要客观分析与看待的。关于亿纬锂能这家公司,我们再从历年财报以及估值情况: 
        历年财报情况:  
    亿纬锂能,虽然是新能源概念的一家公司,给人的业绩印象是大起大落,很不稳定。但是,实际上亿纬锂能的业绩很是稳定,历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没有出现过负增长,2007年至2019年间,除了2009年,其他的年份没有一年低于过10%的增长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方面,除了2014年为负增长,以及2012年增长14.62%以外,其他的年份均高于20%的水平,且多数年高于40%! 
          不管是从稳定性还是从持续性来看,亿纬锂能业绩的表现,都是十分不错的。好业绩,自然其他财报的数据呈现也是十分不错,历年净资产收益率2006年-2019年间仅仅只有2年低于10%的水平,多数年高于15%。从情况来讲,这家公司算得上A股中的一家质优股。 
     估值分析:  
    虽然,公司半年度的业绩呈现不好,但也需要客观看待,因为其他原因所致净利润负增长,并非公司经营不善。从市场对亿纬锂能年度的业绩预测来看,虽然有所预测下滑,但仍旧是比较乐观的。不仅仅对今年较为乐观,对明后两年也是比较乐观的。预测2020年年度业绩增长在20%左右,预测2021年、2022年的业绩增长分别在30%、20%左右。 
    当然,对于2021年的业绩增长预测,个人认为还是比较保守了,如果期间其他影响消除,或有着明显超预期的表现。那么,公司的估值是怎样的呢? 
       以2020年的基本情况参照现在的股票价格计算,估值约为50.5倍。近些年的亿纬锂能的平均估值波动区间在36.3倍-70倍之间,中值在47.5倍左右。这样来看,现在的估值还算不上高,处于合理区间。对应2021年、2022年的估值呢?经过计算,分别约为:38.8倍、32.3倍。如果2021年能有着明显的超预期,估值,还能再下一筹! 
    总的来说,如果单一看半年度亿纬锂能的业绩,确实不好,净利润大幅度的负增长。但是,客观原因也是存在的,这是需要理性看待的。从历年财报呈现上来看,公司不管是稳定性还是持续性均是不错,算得上A股中的一家质优股。估值方面,对比近些年的估值,算是处于合理区间,对应未来二年,处于的则是平均估值波动区间的下沿位置。并且,2021年的业绩,或因为2020年时存在的问题,有着超预期的表现。这家公司,值得我们保持关注。 
    好了,关于亿纬锂能我们就分析点评到这里了,本文不存在任何推荐,所聊到的股票不构成任何推荐,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3. 又有4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最高涨2.6万元,他们分别是哪些车企品牌?

又有4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最高涨2.6万元,他们分别是小鹏汽车、威马汽车、零跑汽车、几何汽车。
一、又有4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
在3月17日至3月19日晚继特斯拉、比亚迪、哪咤汽车官宣旗下车型涨价之后,小鹏汽车、威马汽车,零跑汽车,几何汽车,这4家新能源车企也纷纷加入了涨价的大军中,而且威马汽车宣布旗下的产品价格将进行7000元到26,000元不等的上调,小鹏汽车发布车型价格调整中说明该公司旗下产品的补贴前价格将进行10,100元到2万元不等的上调,对于此次上调价格的原因,小鹏汽车和威马汽车纷纷表示是因为受到了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有记者注意到,这一次新能源车密集涨价是2022年初的一次集体涨价之后的新一轮涨价潮,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初到现在,已经有超过20家车企对旗下将近50款车型的价格进行了上调。
二、什么原因促使新能源车企纷纷涨价? 
其实导致新能源车企纷纷涨价的原因有几个点,第一个就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上升,并且处于一种高速发展期,并且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直是处于快速增长中,那么整个行业就会由于缺锌片等等的问题,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并且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第二点就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以及国际的局势动荡导致了油价疯狂的上涨,所以就进一步刺激了市场,从油车转为电车的需求,最后导致新能源涨价的最大问题就是新能源汽车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其中锂和氧化钴市场价从12月份的115万每吨到现在3月份已经变成了331万每吨,足足长了三倍左右。

又有4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最高涨2.6万元,他们分别是哪些车企品牌?

4. 为什么今天新能源大跌

今天新能源下跌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新能源板块已经连续两年领涨市场,临近年底市场对于新能源明年能否继续表现强势存在怀疑,因为历史上一个行业连续三年跑赢市场极其罕见,加上前期浮盈也比较大,近期市场资金在大幅减持新能源;二、从产业调研反馈明年上半年锂电池厂家需求非常好,同时最近碳酸锂的价格也在迅速上涨,市场担心碳酸锂价格太高之后会抑制下游需求的释放,导致锂电池企业收入利润低于预期。拓展资料:新能源下跌的看法:1.A股市场的行业轮动一直存在,这是当前A股投资者结构所导致的,机构投资者比例不高,而且机构投资者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在赚行业轮动的钱,因此市场总是存在波动,高景气度行业的股价也不会一路上涨,而是在震荡中上行。我们对此要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今年(21年)年初新能源一波30%幅度的回调也是在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的情况下出现的。2.市场对于锂价上涨抑制新能源车和储能需求的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今年硅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对国内光伏行业的需求就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锂价大幅上涨对新能源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但是我认为锂价大幅上涨对新能源车行业需求的影响要比光伏行业小很多。3.目前1Gwh锂电池需要消耗约700吨碳酸锂,假设一辆新能源车带50度电池,那么锂价每上升10万元/吨,每辆车成本上升约3500元,相对十几万的车价来说涨价幅度有限,而且每年电池技术的进步也会带来约7%的成本下降,对冲掉一部分的成本上涨。因此锂价只要不出现30万元/吨的上涨,市场目前是担心过虑的。

5. 新能源车板块今年涨幅超85%

12月25日,A股新能源车产业链强势爆发,新能源车板块指数全天拉涨幅度达3.46%。截至目前,新能源车板块指数年内的涨幅已高达85.54%,不少龙头个股年内涨幅也超过100%。兴业证券表示,在新能源车产业革命来临之际,建议重点把握三大趋势性投资机会,具体包括特斯拉链、LG化学链和宁德时代链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车板块今年涨幅超85%

6. 新能源车\"三巨头\"已形成,销量和市值都冲破高值,有方向了?

从去年补贴开始大幅下降开始,新能源汽车市场明显遭受到了重创,销量的多连降让这个市场变得更加艰难。而今年的疫情的到来更是让新能源汽车市场"祸不单行",导致不少车都还没造出来的造车新势力纷纷打了"退堂鼓",倒闭关厂的不在少数。
不过在上半年还重伤不起的新能源汽车却在下半年突然发力,不仅上市了多款重磅新能源车型,在销量市场上也有了非常明显的回暖迹象。

销量和市值创新高
无疑,下半年多个新能源车企都实现了非常快速的增长。
比如说造车新势力的"三巨头"中,蔚来继续成为这几个品牌中销量最多的车企,11月累计销量为5291辆,同比增长109.3%,环比今年10月交付量5055辆,11月创月度交付新高。而排名第二的则是理想汽车,11月交付4646辆,环比10月增长25.8%,这仅仅只是靠理想旗下的一款车拉动的销量。而小鹏虽然没有前两者高,但是实现增长还是稳稳地,具体数据显示,小鹏汽车11月交付量是4224台,同比增长342%,也都创下2020年内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新势力车企在市值上也是猛的飙升。11月27日美股收盘,蔚来汽车股价报收54美元,总市值升至728.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97亿元),成功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不只是蔚来,诸如小鹏、理想等国内造车新势力的股价也在不断飙升。自今年11月以来,小鹏汽车股价累计上涨超过260%,理想汽车股价累计上涨超过110%。

一度只剩下"鸡毛"的新势力
说起造车新势力,在2018年之前的时候还是比较受期待的,毕竟那个时候涌入而来的新势力们都拿着号称最强大的技术、最前卫的设计以及最牛逼的资源,光鲜亮丽的PPT们让众多消费者都乱花了眼。不过后来大家也都知道了,仅仅只过了两三年,能够坚持下来的车企完全是少之又少。

如果说2015年是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元年,那么2020年就是这些造车新势力重新"洗牌"的一年。纵观这个市场的发展,"浑水摸鱼"的车企确实不少,有的想骗补,有的想骗地,各怀鬼胎,想要真正造车的屈指可少。而在汽车淘汰赛的加剧之后,诸如赛麟、前途等车企接连倒下,毕竟这些新兴品牌没有什么知名度,再加上在新能源市场也没有什么竞争力,所以淘汰也是必然的。不过相比起这些车企,新势力"三巨头"无论是从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以及市值来讲,都算风光得多。

新势力车企找准方向了?
事实上,此前新势力之所以一批批倒下,还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这个法则无论在哪里都是存在的。像是以前新能源市场才发展起来的时候,真的是一窝蜂涌进来非常多的造车新势力,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的成熟,也渐渐显现出来了区别,新势力"三巨头"明显就是走在前列的那几个。

不得不说,从新势力"三巨头"的销量态势来看,它们的未来确实有很不错的发展空间,再加上这几个品牌的车都有量产,产能也在逐渐增大,也让他们的销量更好看。不过即使是这样,造车新势力仍旧压力很大,一面是不断降价后的特斯拉的攻击,一面是像比亚迪这样的传统车企的猛追,造车新势力现在的日子都是水深火热的。蔚来和理想在今年的走强,也并不代表着真的有未来,这些造车新势力究竟有多大能量还得看之后几年的发展。

写在最后
近些来看,排在头部的造车新势力们确实正在飞速发展中,不过对于新能源汽车这种新兴的市场,能否真正稳定下来还得看之后的后续情况。只能说在初步的新势力"混战中",这几个品牌活下来了,但之后的路怎么发展,还是得交给时间去看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新能源汽车股价暴涨,产业迎来全面爆发?

11月2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发布。规划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以及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等内容。

造车新势力股价暴涨
而这份“汽车强国”的15年蓝图,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无疑将是利好的。与此同时,三大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昨日陆续发布的10月份汽车交付量数据。由于销量增长强劲,三家车企的隔夜美股纷纷大涨。
其中,理想汽车一度大涨15%,收盘涨13.44%。蔚来汽车截至美股收盘,涨8.96%,市值为420亿美元,盘中更是一度超过上汽集团。小鹏汽车上涨6.91%。

众所周知,在遭遇年初销量低谷以及部分车企资金链危机后,新能源汽车行业近期迎来了一轮快速复苏,并一跃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相关龙头企业也都有亮眼表现。
其中,作为国内新能源车企之一的比亚迪,三季度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增长1362.66%。在昨日规划公布后,比亚迪A股收盘大涨5.11%,市值达到4583亿元。目前,比亚迪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两大巨头之和。
新能源产业表现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市场的火爆势必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在供应链企业中,国内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净利润14.2亿元,实现今年来首次单一季度净利正增长。此外,宁德时代2日的股价也创下历史新高,市值突破6000亿大关。这也是创业板首次出现市值超过6000亿元的公司。
另外,据2020年的相关A股上市企业的Q3财报显示,51家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中,有24家实现盈利;与上半年业绩相比,其中有38家三季度净利润得到改善。在业内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业绩的改善,与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销首次进入负增长周期,同时,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今年上半年销量也陷入负增长。
从进入第三季度,中国电动车市场逐渐回归发展常态,市场的格局调整体现得更为明显。补贴时代的电动车普及主力出租、网约等营运类车辆市场,在今年遭遇着较大的挑战,而私人消费市场却逆势上扬。
在私人消费市场,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高低两端同时发力,且表现都不错。一方面,起售价不足3万元的五菱宏光MINI EV加快抢占低端市场;另一方面,特斯拉、蔚来、理想等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亮眼。数据显示,蔚来汽车10月交付5055台,年初曾一度陷入破产边缘的蔚来来说,今年以来股价已大涨728.86%。而理想汽车交付3692辆;小鹏汽车交付3040辆,同比增长229%。
据长期研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针对新能源车的配套设施也会成为市场增长点,“得益于国家顶层设计和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稳中有升。预计四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全面的增长。”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汽车产业零部件体系支撑、关键技术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今后随着汽车行业“新四化”趋势深入推进,叠加政策支持等综合因素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股价暴涨,产业迎来全面爆发?

8. 中国新能源整车第一股:销量腰斩,生财有“道”

一方面,是经营业绩和销量持续下滑,强大竞争对手步步紧逼;另一方面,是银行理财投入上百亿,实际收益过亿元,以及不断到手的新能源政策补贴资金。只要有钱,就能任性。似乎北汽蓝谷还真的挺任性,但这样能够长久吗?
2月6日,北汽蓝谷发布《关于使用暂时闲置的自有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的进展公告》。
公告显示,北汽蓝谷将使用暂时闲置的自有资金购买三家银行的19亿元银行理财。此前,该公司已同意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48亿元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购买一年期以内的银行结构性存款,且资金在上述额度内可以滚动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月6日,北汽蓝谷最近12个月购买的理财产品资金达到155亿元,实际收益月1.08亿元,为其“增加公司收益,为公司和股东谋取投资回报。”2月7日,北汽蓝谷涨停。

然而,同日下午,北汽蓝谷公布的最新产销数据,却泼来一盆冷水。今年1月,北汽新能源产销量分别为1602辆和2006辆,同比分别下降1028.17%和55.54%。
此后一个交易周,该公司股价略有浮动。截至2月14日,该公司股价报收6.45元,较一年来高点(2019年4月18日,12.21元/股)几乎腰斩。
似乎资本市场已对这个中国新能源整车第一股,没有了往日的“溺爱”,渐渐回归理性。
作为中国最早举起新能源汽车大旗的企业,北汽新能源经历了“爽歪歪”的新能源巨额补贴时光,可问题是,品牌竞争力与核心技术研发等关键决定因素,不是地方保护、政策补贴和上市融资就能得来的。

特斯拉来了,丰田、大众电动化了,吉利、广汽、上汽、比亚迪也不是省油的灯。2020年,新能源补贴按照规划要全面退出,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交还给市场机制(不排除依然会有配套政策)。
有人统计,自2018年9月借壳上市,北汽蓝谷一年多来发布公告共获得政府补贴10次(截至2020年1月20日),累计金额达到35亿元。
当北京奔驰在因新冠肺炎停工导致每天损失4亿元苦恼的时候,它的兄弟企业则在销量下滑的同时,接收着巨额财政补贴,并将闲置上百亿资金购买理财,收获上亿利息收入。

与此同时,不少比北汽蓝谷产销量业绩更好看的企业,却面临拖欠工资、资金链断裂等经营切实困难,甚至是生存压力。
在此背景下,去年12月,北汽蓝谷两项斥资数亿元的投资和增资议案,却因董事反对和弃权引来上交所问询函。
虽然北汽蓝谷审议通过子公司投资北汽麦格纳制造合资公司项目暨关联交易、子公司对北京奥动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增长议案,但从北汽蓝谷的回复中,不难发现依然存在诸多疑点和缺乏实际依据支撑的答案。

例如:制造合资公司一期规划产能15万辆/年,按照目前北汽集团旗下公司拥有的产能,还需要如此巨大的产能吗?2019年其子公司产能利用率也仅为68%。更不用说,北汽集团旗下自主板块整合后,随时可改造的大量产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仅为4万和4.4万辆,同比分别减少55.4%和54.4%,情况不容乐观。显然,仅仅依赖公务、公共交通和网约车是难以解决长久问题的。
2019年,北汽新能源累计销售新车15.06万辆,同比下降4.69%,仅完成去年22万销量目标的68.45%。2020年,这个中国新能源整车第一股,日子还会如此甜蜜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